【#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知识社会学的教科书真实内容解读》,欢迎阅读!
知识社会学的教科书真实内容解读
摘要:教科书作为传递科学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而存在,科学性、真实性是其内容呈现的应然状态。然而一直以来,教科书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却饱受人们的关注和质疑:教科书内容是否真实,有多少“不真实”的知识内容存在,为什么存在“不真实”,究竟该如何编写教科书等。将教科书知识作为特殊的社会知识形式,以知识社会学为理论支撑,试图解读教科书的“真实内容”。教科书知识作为特定语境下的知识,其真实性体现为一种社会共享性、“非中立性”的知识,由教科书产生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化的信念。
关键词:教科书;真实内容;知识社会学
一、教科书知识作为社会知识的一部分
教科书的功能在于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知识载体,同时也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文本。可以把知识从形成到确定的过程简单分解为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消费和知识再生产。将已存在的科学知识界定为“知识源”,将被选入教科书的知识界定为对科学知识的一次加工。教科书中的知识作为社会知识的一部分,一方面作为一般性知识存在,与众多形式的科学知识一样,是构成社会知识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被选择出来,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知识载体。
(一)教科书内容是“以社会建构”为基础的一般性科学知识存在知识社会学认为,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具有决定性作用,“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不能免于社会学的拷问,也必须接受社会学的分析。”以“知识的科学性”为分析原则,那些已被选定进入教材的知识首先作为科学社会知识而存在。这些一般性的受众知识,在知识社会学者看来,其产生以“社会建构”为基础,科学知识变迁的因果解释受信念、行动与决定论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变化,首先是科学知识有了发展和变化。而作为教科书知识的科学知识,并不是真信念,它必须接受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它是与特定背景式语境中进行的特定实践或程序相联系,并通过学习获得或继承。”因此,首先要把教科书内容作“以社会建构”为基础的一般性科学知识存在来解释。
(二)教科书内容有其自身特殊性教科书的特殊性,在于对“知识源”的一次加工,它是从广泛的科学知识中被选择出来,而且有时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还会被重新定义。经过一次加工的教科书内容会与科学知识不同甚至完全对立。以美国历史教科书中“越南战争”为例,很多世界史学家、社会学家都认为,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一起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而美国在教科书的编写中,却将其作为一次小小的抗战处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在否认民族罪恶。又如针对“二战”这一史实,在经二次加工后,各国教科书呈现出不同的版本。针对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究竟又该作何解释?
二、教科书中的知识是特定“语境”中的真实
在科学知识变身为教科书知识的过程中,教科书相对于科学知识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得到关注和质疑。知识社会学认为,“语境”是解释知识有效性、判断知识真实标准的主要依据。“语境”是知识产生的土壤和根基,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知识,需在这一语境中检验和论证,并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具有权威“发言权”。知识社会学强调,知识的可靠性和
有效性问题必须回到知识生产的具体语境中考察,这就是知识的属性问题。探讨教科书知识真实性问题,其实就是对教科书知识做属性上的规定。一般意义上,我们对教科书的定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由内涵可知,“社会需要”在教科书的编写中起关键作用。教科书知识的选择性,是指哪种知识会被选入教科书,并以何种形式进入教科书。从对知识的选择到确定这一过程,受来自多方面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科书审查制度,甚至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利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和教科书等等。从教科书知识的确定到传播并最终成为一个受众的文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载体,就是其语境的形成过程。
(一)教科书知识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生成的“真实性”知识基于以上分析,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导致教科书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针对同一公认的知识,各国教科书差异之大,甚至截然相反,又该作何解释?孰真孰假?每一种知识的出现和发展,都基于其大量并具有科学性的辩护条件。每一种呈现出来的教科书知识,在知识社会学看来,都是“真实性”的知识,体现出特定语境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教科书知识是一种群体共享知识要想被大众认可,首先必须具有群体性。群体性就是指“事实、概念、定义是在特定群体中产生,得到群体的认可和维护”。知识社会学把世界上出现不同知识的每个群体称为“域”,群体和社会(国家)对一个“域”的知识有自己的解读。社会学家巴恩斯认为:“事实是被集体界定的;任何知识体系由于制度特征,必然包括集体认可的陈述”。编写教科书时,特定“域”内的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人的因素都起着一定作用,教科书的内容一旦在“域”内形成,便会得到集体的普遍认可。集体一旦认可,知识内容便具有有效性、可靠性,知识也随之具有真实性。“知识的可靠性不是通过个人的辩护得到的,而是依赖于集体的权威。”因此,教科书知识只是一定“域”内的真实,这个“域”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2.教科书知识是一种制度化信念教科书知识内容一旦形成并得到应用,便涉及知识流通的过程,除了集体的认可外,还需要制度保证,如教学制度、教科书审查制度、编选制度等等一系列至上而下的有效政策。但有效制度的保证还不能算作保证知识内容真实可靠的充分条件,只有成为制度化的信仰,才是决定其内容真实的充分条件。教科书知识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有选择性”的知识体系,“选择性”的知识意味着其并非集体产生,是由一部分人决定的,就是说“由一部分人决定的小部分知识,才能被纳入教科书”的制度保证是决定选入的教科书内容成为受众文本的首要因素。在教科书的受众群体中,他们所形成的信念体系,既可以维护制度的需求,又证明了制度维护下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二)教科书知识的“真实性”随语境的变化而持久更新知识不是一种经过辩护的永久不变的真信念,而是作为一种具体的、特定条件下的认识结果而存在,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形成并通过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都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特定社会维度影响下,针对当时当地的客观对象所形成的认识,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和真实性。知识的真实性是一种“历史性的真实”,如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样”,教科书的知识也如此。伴随着社会的变化,知识建构群体的不同,教科书知识受众群体的不同,教科书的内容一定会发生变化。因此,辩证地看待教科书真实性问题尤为重要。教科书知识的“真实性”会随语境的变化而持久更新。教科书内容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群体下真实有效,但是其真实性也仅仅限于“此时”。
三、教科书中的“真实性”由价值导向决定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教科书的“真实性”作如下总结:一是教科书知识作为社会
知识的一部分,来源于科学知识,是对科学知识的一次加工;二是“真实性”是特定语境下的真实,教科书知识的真实受控于特定的环境;三是“教科书”真实性的标准受社会约束,教科书知识是集体共享和制度化信念的产物。真实由语境决定,知识没有一个固定的科学标准。教科书知识的“真实性”,缘于一种或特定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是“真实性”和“价值导向”的博弈问题。知识社会学讲究知识的社会功用价值,即知识的导向价值高于知识本身。“社会学的最终任务,并不在于中立的报道客观社会世界的事实,而是应积极地参与社会之中,以创造新的社会生活的方式”,对真实的价值创造在很多情况下要高于事实本身。教科书的根本导向价值是培养人,社会中的人。因此在社会“语境”范围内,人们建构教科书知识的出发点是如何培养一代人,一代在这个社会语境中需要的人,需要就是导向价值的体现。
四、结语
知识社会学以其“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存在,否认永恒真理的存在,即否认绝对科学和绝对真实的存在。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试图解释:作为传递科学知识的教科书,为何针对同一领域内容会出现不同内容,甚至同一内容会出现不同文本的问题。本文重在以一种理论去解释,而不对实践提要求。并非否认事实,而是解释事实。
参考文献:
[1]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林聚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3.
[2]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M].鲁旭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4.
[3]迈克尔W阿普尔.教科书政治学[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839a738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