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观察报告-人际社会距离》,欢迎阅读!
公交车上人际距离的观察
社会学系 2010 级 李晓菲 140 2010 1150 537
前言
观察对象 :厦门市 520 路公交车乘客。 由于选取的路段为厦大学生公寓与中山路之间, 主要 被观察的是厦大学生公寓的学生乘客。
由厦门特运顺联巴士有限公司运营的 520路全程 30站,去程( 29 站)回程略有不同, 票价全程 1 元,刷卡 0.8 元。本研究选择的具体站点为: 厦大学生公寓 - 前田 - 西边社 - 海 韵 - 名仕 - 海滨宿舍 - 胡里山 - 厦大白城 - 厦大医院 - 厦大西村 - 博物馆 - 大生里 - 中山路 (13 站) 地点 :移动中的公交车。 选择厦大学生公寓与中山路之间这一路段原因在于厦大学生公寓的 学生除了乘车上下学之外,往往选择就近而又较繁华的中山路开展娱乐活动(逛街、购物、 看电影、 滑冰、就餐等),这段为时约 30 分钟的车程是被观察对象的主要上下站点, 便于集 中观察。
目的 : 通过观察在公交车这一临时建立的“公共空间”里,人际互动中的人际距离来分析 当代城市(本观察中主要是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心理,探究其开放或是封闭程度,人际交 往中对互动程度的期待与实际状况。
时间 :2011 年 10 月共计 21 次(单程共 3 趟,每趟记为 1 次,往返共 9 趟,每趟记为 2 次)。 由于不同时段,乘客可能有所不同,但由于终点站(始发站)在厦大学生公寓,所以乘客主 要为学生群体,因此分别选择早晨上课(
8 点前后)、下午上课 (14 点 30 前后)和晚上下课
(21 点 30 分前后)时间观察。另外考虑到,非忙时乘车的乘客行为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 下午闲时( 15 点以后)也进行了参与式观察。
观察者角色 :参与式观察者,研究者作为乘客的一员参与到公车空间中进行观察。
一、人际距离的划分界限因公车空间限制而变得模糊
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接触时所保持的相互间的客观距离。霍尔 (E.T.Hall ,1966)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其中包括亲
密距离、亲近距离、社交距离,大众距离等类型。并且测量出了对应的距离:亲密关系(父 母和子女、情人、夫妻间)的距离约为 44 厘米以内;亲近关系(朋友、熟人间)的距离一 般为 45-120 厘米;社交关系(一般认识者之间)一般为 120-350 厘米;公共关系 -大众距 离(陌生人、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为 350 厘米以上。在公交车上,由于高峰时段人多拥挤, 原本的人际距离无法得到保持,几种类型的划分变得模糊。
晚上约 10 点,在车下相互依偎,牵着手的一对青年男女(当时人际距离为零)在中山 路车站眺望来车方向,见到 520 路公交车驶来,男生一把拿过女生背包,在人群中把女生 推到公交车前门,大声呼喊“你先上,我刷卡! ”由于侧面和后面涌来的人群,男生放开了 女生的手,女生先行上车。隔着 4 位其他乘客,男生终于挤上公交车。在狭窄的过道中,挤 着除这两位男女生外的 13 、14 名乘
客,大都拎着大包小包的物品,隔开了原本处于亲密距 离的两人,而变成了一般社会距离(中间隔着 5 人,约 150 厘米)。原本陌生的乘客甲(青 年男性)与该名女生紧挨,女生虽然有意往旁边侧身后退(试图保持应有的距离) ,但囿于 公交车上有限的公共空间,仍与乘客甲亲密距离(约 20 厘米)。
可见, 由于有着去某个公交站点共同目的的, 而构成的短暂的、 临时的公车空间中, 人 际距离的划分受到挑战: 原本亲密距离可能变为社交距离, 原本大众距离可能变为亲密距离。 随后因探讨的是“社会交往客观距离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到心理距离的变化” 。
二、公交车上陌生人之间不期待有交流
社会交往客观距离由疏远到亲近发生了变化, 但人际交往心理是连贯的, 即是说, 原本 疏远(或亲近)的人际关系心理不随客观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公交空间内, 女生脸上肌肉紧绷, 目光避开乘客甲而看向窗外, 用手上拎的购物袋挡在 自己的裙子和乘客甲的牛仔裤之间。 乘客甲在拐弯处拉近附近扶手, 尽力保持平衡, 不向女 生那边倾斜。 这表明, 虽然女生与乘客甲的客观距离拉近, 但心理距离仍然是陌生和疏远的, 女生和乘客甲双方并无在公交车上有互动的期待, 对此刻公交车上的 “亲密距离” 表现出抗 拒和无奈。 但当高速的公交猛一急刹车, 惯性使得乘客甲向前运动, 突然撞上了女生的肩膀, 双方并未预料的互动 (身体接触) 发生了。 双方的反应是: 女生先惊讶的看着与自己肩膀水 平视角上乘客甲的胳膊(没有正视乘客甲眼睛) ,然后若无其事地将头转向了另外一边。乘 客甲满怀歉疚的看着女生, 见到对方没有责怪之后, 也没说任何道歉的话, 只是稍微把两脚 之间距离缩得更窄,使自己身体与女生保持稍远的距离(但依然是亲密距离范围之内) ,并 开始用一只手操作手机。
可见, 公交空间的客观条件不仅限制了人际距离, 也限制了心理沟通, 陌生人之间仍然 需要在心理上保持一定距离,维系自己的心理空间,其表现包括 1. 尽力保持自己与他人之 间的客观距离(女生用包隔开、乘客甲尽力平衡)
2. 即使有接触,也要保持自己的心理空间
不受打扰,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女生被撞后双方没有交流, 而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 上,进一步扩大心理距离和客观人际距离) 。
三、使用手机作为避免公车上互动的策略
手机本来作为方便人们沟通, 尤其是远程交流的工具, 在公交车这一空间内却成为了减 少人际互动的策略工具。 早上上学, 时间匆忙, 大多数学生拿着早餐 (豆浆、 包子或是牛奶、 面包等)在公交车上艰难地保持着平衡。一边吃早餐,一边扶着栏杆,加上十分拥挤,很少 有人使用手机, 最多是几秒钟时间拿出手机看看时间, 或是一分钟之内打电话联系同学。 但 是在其他时段,比如下午闲时( 15 点左右)手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并且使用时间较长。此
时段乘客稀少, 每 5 分钟左右一班车往往在厦大学生公寓始发站只有 6-8 名乘客, 即每位乘 客都有座位。乘客一般不是很赶时间(可从是否急于上车,是否焦急判断)
,坐在座位上要
么看看窗外,要么就是使用手机(用作娱乐或是工作学习的比例尚不得知) 。
一位女乘客(暂称呼小乙)上车时手里就握着 iphone 手机(根据外观判断) 。当她和她 的另一位同伴 (暂称呼小乙同伴) 找到靠窗并排的座位两两坐下后, 两人开始聊天。 聊天内 容大致是下一周课程时间变动,聊天时间 2 分钟左右(只经过了 2 个公交站)。小乙开始用 手指滑动屏幕,开始玩游戏(观察者在其后排) ,两人谈话逐渐断断续续,直至小乙同伴无 意再讨论调课时间后, 两人不再讲话。 断断续续的交流表明, 小乙的注意力有所转移, 即使 同伴仍有意愿交流, 但小乙因为使用手机无法专心与同伴互动。 当对话变成了单项提问, 并 且得不到回应时, 小乙同伴有想继续谈话但又没有开口的表情 (微微张嘴, 又愣了一下, 看 着小乙还专注地盯着手机,就开始整理自己的手袋) ,最终小乙同伴也不愿继续交流,交流 中断。 小乙是否有意中断交流, 观察者不得而知, 但手机的使用确实影响了两位已经认识的 乘客之间的互动, 手机游戏让小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暂时在公交车上隔绝了与他人的沟 通。
如果说小乙及其同伴之间尚有半开放的互动,那更加封闭的是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空间。 笔者观察到, 当乘客稀少时, 几位乘客会分别占据个自己的位置,并且尽量与他人隔开, 相 距一般 2-3 米,属于一般社交距离。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绝大多数拿出手机,或是听 mp3 (从外置耳机判断),或是上网挂 QQ (从声音判断),或是发短信(亲眼所见),或是玩 游戏(亲眼所见) 。
可见, 无论乘客使用手机是出于与公车以外外界沟通还是自己娱乐,
但无疑都是自我封
闭的, 不受旁人影响的, 也不与旁人互动的。 在公交车上, 每名乘客都试图划定自己的范围, 在自己得小世界中不期待与周围乘客交流。
综上三点,可以看出,公车这一活动的公共空间被划分成了无数的“私有空间”
,每个
“私有空间”内的乘客保持着 2-3 米的社交距离。空间内的乘客不期待与他人互动,处于封 闭(独自)或半封闭(偶尔与同伴交流)状态。即使迫不得已(乘客增加,甚至拥挤)人际 距离缩短,从社交距离变为亲密距离( 45 厘米以下) ,也尽力保持心理距离,有意或无意回 避与他人 (即使是同伴) 互动。 这种非积极的社会互动行为和非沟通的社会心理是当代城市 消极交往的写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fb1f32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