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分析《朗读者》》,欢迎阅读!
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分析《朗读者》
解释使用与满足的概念 在卡茨、布鲁姆勒、古列维奇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经后人的补充、发展、综合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的过程。(根据这一基本模式和过程来解读)
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的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1.社会: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影响力的增强,人们对于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催生出众多类似于真人秀等综艺节目带有明显的快节奏和消费性,高度同质化和过度娱乐化久而久之会使得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便会渴望传统文化的回归,《朗读者》作为一类文化类节目,本身带有明显的国学和民族性标识,在内容上选取的《诗经》、《从前慢》等和在主题上设定的“遇见”“陪伴”等都富有文学性和传统意味,及时的填补了社会层面上受众对于文化尤其是带有身份象征的文化需求的空白。
2.个人:根据之前学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被满足后,人的需求层次会逐渐转向精神层面,其中就包括文化需求和娱乐需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生存压力,受众渴望通过娱乐消遣的方式缓解这种情绪,但大部分娱乐内容表面上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却挤占了公共讨论和知识获取的时间,使得受众就此产生自我矛盾,《朗读者》的出现很好的平衡了这一点,作为一项综艺节目,它所营造的温馨场景不再像之前《百家讲坛》一样带有很大的严肃性,也不再以单纯的讲述式输出为主,更注重通过各色嘉宾的演绎实现故事化叙事,还在杭州等地设立了线下的朗读亭,注重受众的参与感,很好的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此外,节目力图将许多人不了解的严肃文学大众化,邀请的嘉宾以及每期选题也呈现多元化,也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人的个性文化需求。
媒介可得性与媒介印象
实际接触行为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第二个条件是媒介印象。
1.媒介可得性:这里可以与选择或然率联系,使用与满足是一方面,但是使用不一定会造成媒介使用,还要考虑到媒介的可得性,考虑到手机、电脑等视频播放端的普及,《朗读者》不仅允许受众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观看完整版,还在微博等社交化媒体上开设了官方账号投放相关精彩片段或幕后专访,并将更新日期设定在每周六、周日晚8点,由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腾讯平台播出,为受众提供了最大的媒介接触可得性。
2.媒介印象:即媒介是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的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朗读者》是由央视平台推出和打造的,在一定程度上受众对其节目质量具有较好的印象,节目选定的主持人董卿,自《诗词大会》之后被冠以“古典女神”的称号,加上海报、预告片等一系列宣传的加持,整体上比较符合甚至超出了受众的媒介期待,在真正播出之后,又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广受好评被以网络大V和明星等不断转发推介进行二次传播,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最终促成了这一节目的热播。
存在一定不足
1.目标受众定位分析偏差:节目在策划时主要针对的是60、70后,但实际播出后,数据显示其主要受众为80、90后,这也就说明,节目在对于受众的定位方面存在较大偏差,对后期受众的反馈具有较大的影响。 2.节目自身定位矛盾:《朗读者》节目主旨是“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受众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朗读”上,但是题目为“朗读者”,内荣制作上“嘉宾访谈”也占据了绝大部分,明显强调的是“者”这一人物而非“朗读”这一事物,自身定位存在一定矛盾,不利于受众满足期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a7833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