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模式探析》,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模式探析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责任。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探索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已成为必要的任务。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心理病理学派”的不足而产生的。它通过关注人类的资源、活力、创造性和潜能等积极因素,以达到对人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以个体为中心,注重个体的资源和生命力的发掘和发展。 第一,从“缓解压力”到“心理韧性”的转变。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常通过缓解学生的压力来实现其心理健康目标。但是,仅仅缓解压力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时的应对能力,是一种能锻造人的心智,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心理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缓解压力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准备,帮助他们克服挫折,培养心理韧性,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克服困难。
第二,从“教师辅导”到“学生参与”的转变。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是以教师为代表去开展。但是,教师作为权威代表,并不能完全代替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校应注意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学生应该成为他们自己的治疗师和健康的构建者,应该通过自我评估、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案制定等方式来提高自我管理和个人心理健康的能力。
第三,从“精神疾病治疗”到“心理素质培养”的转变。在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疾病治疗,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来排除患者的病理症状。这种遇到问题就去看心理医生的“治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了。现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等,让学生真正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从“以学科为基础”到“涵盖全学科”的转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涵盖全学科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心理学。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整合,让每个学科都涵盖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音乐、美术、语文等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纳入不同领域的讨论中,从而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命,提高其心理韧性,增强其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以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身心健康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9e1399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