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唐怀素《论书帖》释文及翻译 赏析

2022-08-04 05:12: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唐怀素《论书帖》释文及翻译 赏析》,欢迎阅读!
怀素,释文,赏析,鉴赏,诗歌
【诗歌鉴赏】唐怀素《论书帖》释文及翻译 赏析



唐怀素《论书帖》释文及翻译 赏析 唐怀素《论书帖》释文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唐怀素《论书帖》赏析

艺术风格上看,《论书帖》不同于怀素其他如《自叙帖》、《食鱼帖》等用“古瘦”和“半无墨”的毛笔创作的笔意连绵不绝、体势险绝诡奇、极度夸张浪漫的狂草之作,笔下明显洋溢出东晋王羲之恬淡平和的风神气息。此帖运笔悠然自得,意气平和,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其每作一字,起落分明,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擅长驾驭中锋,故能做到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骨气深稳,血肉丰润。虽偶作牵连映带,但亦无拖沓之嫌。笔墨流宕处,英姿勃发,气象超然。其结构以平正恒定基调,疏密聚散之间,显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寓婀娜”的风致。

怀素《论书帖》在笔势上体现得非常出色。折势一般是表现在每行第一个字中的第一笔,或是用笔蘸墨后所作字的第一笔用折锋,第二、三笔用搭锋。此帖的折锋一般指落笔时的藏锋或逆锋,搭锋指承上一笔的笔锋。如帖中第七行“颠形诡异”四字,“颠”字第一笔用折锋,第二笔用搭锋承下第一笔横的收笔,第三、四笔也都是搭上前一笔。第四字“异”字墨色较浓,显示出笔蘸墨后所书的痕迹。其第一笔用折锋,看上去似与前一字“诡”字的末一笔不相连贯。折、搭之势表示在数字内的笔势是上一个字用折锋,下几个字的第一笔用搭锋,保持其笔势的连贯性,不使其势背。

又如《论书帖》中第一行“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九字,第一字“为”字的末一笔为折下之势,余下八字的第一笔都用搭锋,承上笔势。其中“为其”二字及“山不高地”四字,字与字之间连接之笔细若游丝;“山”、“亦”、“无”三字的第一笔虽搭上一字之锋,但线条都不连接;“无灵”二字连接之笔稍粗,但略细于“无灵”二字本身的线条。这九个字虽都采用折、搭之势,但具体表现却有变化。宋姜白石《续书谱》云:“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楮,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草书用笔既要多变,又要自然无做作之态,其难度就在于此。

《论书帖》卷后有历代收藏家、书法家的题跋,或记述流传经过,或加以品鉴,长短不一。其中元代赵孟?行书跋云:“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后人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也。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明项元汴跋云:“出规入矩,绝狂怪之


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清安岐在《墨缘汇观》中称此帖“字字规法右军,不做纵横之势”。怀素《论书帖》处处不离魏晋法度,用笔结体出规入矩,这一种传统素养的修持,颇受后世书家瞩目。元鲜于枢说:“怀素守法,特多古意。”《论书帖》没有掺杂怀素特有的狂颠纵放之势,当是其早期作品的特色。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3f0598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