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经教育及其顺序》,欢迎阅读!
读经教育及其顺序
书南文化(王财贵)
儿童读经的顺序
儿童读经方法读经顺序第一级:《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级:《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级:唐诗、宋词、元曲第四级:《三字经》《千字经》《百家姓》
读经四要领 1、及早读,越早越好,最好是十三岁以前。 2、老师读,只是读。
3,大量读,基本标准:一天一百字,一字一百遍。
4,快乐读,前三个都做到了,就快乐了。从第一级开始读,越读越简单,越读越快乐。
读经教育的三个要点:
1,教育的时机,儿童期,十三岁以前。 2,教育的内容,人类最高的文化经典。
3,教育的方法,诵读。读经的方法有音乐读经、美术读经、文字读经。 三岁的孩子不读经怎么办?
要如何教导三岁的孩子,孩子有其个别差异,本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建议的是:能听能跟能指文能识字能背诵是上好的,其次能听能跟能指就很好了,其次愿意听声而跟念已经了不起,再其次,只要常给他听,不管有无反应,教育的重大效果就已在其中了。一步一步慢慢尝试,不要急。从只有听,偶尔鼓励他念,到有时候也指指字,慢慢引导,切不可操之过急--想想,你已经二三十岁了,还一事无成,他只不过三岁,前途还远得很,只要家长是有心的--有恒心的,还怕教不成材吗?但也不可以放任不理就是了。所以只要一心想着要教读经即可,每天每时每刻,在他可能接受旳范围内,都多少教他一点。--小孩一天一天受教,一天一天懂事,您就一天比一天好教了。最怕的第一件事是:跟本不知道要教读经,第二件事是,既知道了,信心不足,见异思迁,东想西想,终将一
事无成;第三件事是:有信心教读经了,而那信心是假的,是一种功利的心态,急急躁躁的想要看到效果,东看西看的要拿别的孩子来比较,则不但不能持久,也把孩子的胃口弄坏了。切记切记。
成人还可以读经吗?
成人也可以读经,也应该读经,任何人都可以从读经领受到重大的益处,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本来是不必再费心推广的。但数十年来的时代风气依然禁锢人心,有的人认为经典一定很难而不敢去读,有的人怕被别人讥为为迂腐而不敢去读。其实这些都是无道理的顾忌,要打破这些顾忌,让经典真正深入人心,修身齐家,化民成俗,扶持社会,安邦定国,必须大家一起来。所以,我愿在此发起「全民读经」运动。而如果要读中国的经典,宜从经典中的经典──论 语──开始,所以这个全民读经运动就特别称之为「论语一百全民读经运动」。
方法很简单:即「每个成人从他听到这办法的这一刻,立志在半年内,将论语从头到尾读一百遍。」
这里所谓「成人」,是指已经能够自己立志的十三岁以上的人(不能立志的,代表其心智还不成熟,实在也不能算是成人)。设定在「半年内」,是为了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个半年之间,其生活中有一种「念兹在兹」于人生学问的体验。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百遍」,是只读原文,不必读注 解!──这样就没有「艰深难懂」的问题,这样才读得下去。
因为「论语」篇章各自独立,所以可以分开来读,有五分钟十分钟,甚至一分钟两分钟,只要身边有一本论语,随地都可翻开来读。可以在生活周遭,到处都放一本论语,每本各有它的进度。每本书中备一张书签,读到那里,夹到那里,下次再接着读下去,直到读完。每读完一遍在书末划一条线,读完五遍就写成一个「正」字,等到划了二十个正字,就是一百遍了。
据欧阳修的统计,论语一书有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以普通读书的速度,每分钟两百个字相除,大约一个小时可以读完一遍。起初会感到有些拗口,读到一二十遍以上,渐渐顺适。四五十遍时,读完上句,下句就会自然涌出来,愈读
愈快,甚至四十分钟或三十分钟即可读完一遍。读到一百遍就几乎能背了。 等到读一百遍,文句熟透了,想要了解,再读注解不迟。到那时,一字一句一章一遍去理解,不仅不觉艰难,反而会在融会贯通中,证实了「学而时习」之乐。况且,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读诵过程中,偶尔会有一两句在不经意中跳出来,大放光明,照亮颜色,撼动心弦──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通一经,则可通群经,论语读一百遍了,会有人想接着读老子,(老子五千一百四十四字,半小时读完一次),有人想再读学庸,(大学一千九百零六字,中庸四千零五十六字,合计不到六千字,也半小时可以读完一次),或唐诗或诗经易经皆无不可。甚至只将论语多读再多读亦可。程伊川曾说:「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只论语一书,即可陪你一辈子。
此法可以人人自己立志读,可以夫妻相约共读,可以亲子读,可以邀三五朋友一起读,老师或校长可以鼓励一班一校的学生读,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公司可以发起员工自愿读,甚或规定必须读。如果学校或团体,能发给奖励,将更提升参与的兴致。不过有奖也好,无奖也好,其读了以后,收获的喜悦,就是最好的奖赏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214355f01dc281e53af0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