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践中研究研究中成长》,欢迎阅读!
实践中研究 研究中成长
新疆石河子第五中学 郑新喜
我的工作单位是新疆石河子第五中学,教龄33年,2007年任学校教研室主任。如果目前自己还算领导和老师认可的教研室主任,一定与这些年积极参与教研工作分不开。特别是这些年积极投身“课改”,所谓且行且思,“课改”伴我成长。以下概述我的成长经历: 一、个人主要成长经历
2000年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当时石河子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都有中心备课组,我是其中6名成员之一。中心备课组每月开展一次市区教研活动,分别由市区学校承办。活动内容以课例研究为主,中心备课组成员提前一周参与集体备课,提出指导意见,次周石河子市区全体数学教师集中于承办学校参加主题教研活动。2000年------2007年此项活动主要有集体备课、听课、集体研讨交流三部分。2007年以后开始逐步规范,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中心备课组(现在的石河子数学理事会)成员集中讨论制定一学期主题教研活动计划,指定一学期四次活动承办学校,理事会指定每次活动负责人,原则上是理事会一人,承办学校一人。承办学校提前一周通过八师教育局教研室从石河子教育网发出通知, 通知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指导思想、课例课题等。活动结束后整理出相关资料,写出活动报告书报理事会备案。
我到2000年之所以成为当时的中心备课组成员,因为在这之前若干年中我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积极学习、积极承担公开课,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的机会。2000年我主动承担了自治区课题《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实践与研究。2003年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2004年又承担自治区课题《促进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与研究》,2007年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在此期间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论文、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案例、报告书等获奖很多,我很欣慰自己给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也学会了怎样学习,找到了自己专业的生长点。这些年的主题教研活动我从一个参与者成为了一个指导者,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使大家开始关注到喜欢听我的点评再到大家心目中的重磅人物。2007年以来八师数学理事会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我都成为当仁不让的评委成员。
每个教师的发展与成长都离不开学习与实践,反思、实践、学习、创新不可分割。新型教师队伍要融入“自救运动”,研究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从新塑造教师新形象。
二、“课改”伴我成长,我随“课改” 成长
2002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区正式开始,2002年6月被我教育局选派去新疆师范大学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骨干教师”培训,全新的教育时代从这时开始,全新的教育理念,我当时的感受是耳目一新。2002年------2004年我参加了许多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对新课程的认识在逐渐清晰。体会到实践改革,不断积累,落实改革的研究很重要。
我2002年参加了新疆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学习与评价》的编写,2003年我又参加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课课练》《单元测试》的编写,2004年参加了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典型课案分析与研究》的编写,相关研讨参加很多回。2004年在八师143团对农牧团场开始新课程培训,直致2009年发现我们的课改还是停留在空洞的所谓理论上,教育教学并没有大的变化和起色。
2010年《中国教师报》新疆分站提出“走入课改的深水区”,聚义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改革的思路,组织了“校长高峰论坛”和“高效教师论坛”活动。许多学校积极行动,致力于“生态课堂”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山东“高校课堂”,广东“生本教育”,江苏杨思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被广泛关注,影响着我校的课改。昌吉三中的“三、二、一、快乐教学法”; 克拉玛依市九中“三二六”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区改革的典范,许多学校都在根据各自的具体状况实践探索,寻觅最适合本身的发展途径。我有信实地考察了山东杜郎口、昌乐二中“高效课堂”, 昌吉三中的“三、二、一、快乐教学法”,感触很深。
2011年4月我边学变卖,在我校开始了我的最大的系列培训活动------“学本课堂”培训。2011年我从山东杜郎口、昌乐二中考察学习回来,给第三学区 汇报在整个第三学区引起很大反响,老师们都很兴奋,改革的愿望非常强烈。
我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培训一定要适时跟上,培训就是服务,培训就是指导。 我把2011年以来我校开展的小课题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对大家进行小课题实践与研究培训,鼓励大家积极发现“课改”中遇
到的新问题,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整理这些资料,做好小课题研究。
行动研究是当下最实际的研究,我借鉴杜郎口的经验制定了一个系列培训计划,深入教师中及时发现老师们的需求,补充调整培训内容。现在已经培训过的或正在培训的有“高效课堂”基本理念的培训、教学案例的培训、如何集体备课的培训、学习小组建设的培训、导学案编写的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中考研讨的培训、初一新生转化的教师培训等,其中有些培训要几次或一段时间,又有一些要重复进行。
培训就是极好的管理,教师需要培训,当我们把班级管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时,学生一样需要培训,他们需要补充能量,培训就是补充能量很好形式。大培训、小培训、分层培训、适时培训,一个学校要有一个培训链或培训机构。
培训要抓住时机,抓不住培训时机就将会丧失极好的管理时机。教师和学生在执行或创新性工作时都需要关注和及时的交流及指导。在我看来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生干部等都要有培训意识,都是培训者和被培训者,行政指令和培训整合起来就是管理。初一新生的系列培训很值得研究,不仅要抓住时机,而且要层层过关。各级各类培训都要把握培训效果。
行动和研究本来就是要实现良性循环,“课改”的主体就是学校的客观主体-------学校人(教师、学生)。多年来教师习惯做一个教书匠(教育的客体),当我们把自己看做教育的主体,事实上我们就是教育的主体时,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事业,实践自己的事业,方是名名符其实的学着、研究者。我们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杂记,研讨交流记录,我们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等都是最好的研究成果。
我本人的感受颇深,培训者本人在培训中受益最深。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教给别人就是自己最好的学习。我以深爱教育教学研究,深爱与人交流学习教育教学。
2013-10-1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1127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