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欢迎阅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大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教基[2001]17号)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大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地方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给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三、课程设置
按照教育部课程设置的要求,考虑我市的实际,设计大连市义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育课程课时安排(见附表)。 四、课程安排的有关说明
1、初中、小学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为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全市三年级至九年级都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各学校根据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具体组织实施,平均每周3节课,其中单设1节信息技术课(三年级除外),其余两节课用于劳动或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学习领域,以“融合”或“拖带”的形式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年级至九年级另外安排1课时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应用时间。
4、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在语文课时中安排1节写字课,小学一、二年级写字教学随语文教学同步进行。
5、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足体育课。为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每天固定安排不少于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七至九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6、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可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每周2节。
初中阶段开设的外语课程,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第二外语,每周2节,占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
7、各学校要依据市教育局下发的《大连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加强地方课程的管理与实施。
8、校本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课程。各学校根据市教育局《校本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并组织实施,但不得作为国家规定的学科文化课的补充与延伸,更不得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课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018d5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