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史人物(8)

2023-05-10 05:2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心理学史人物(8)》,欢迎阅读!
中国,心理学,人物
孙本文:(18911979)中国社会学家、社会理学家。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1926年留学美国,1922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师范学院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1928年与吴泽霖、吴景超等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任理事一职,并主编《社会刊》。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南京大学任教,毕生从事社会教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社会理论体系、文化社会学、社会理学是中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系统介绍西方社会学到中国。主要著作有《社会学上之文化论》(1927)社会问题》(1927)社会ABC(1928)《人口论ABC(1928)社会学的领域》(1929)社会变迁》(1929)社会学原理》(1935)《现代中国社会问题》(4卷,19421943)社会思想》(1945)社会理学(1946)《近代社会学发展史》(1947)《当代中国社会学》(1948)

唐钺:(18911987)中国心理学家。原名唐柏丸,字擘黄。福建闽侯人。1914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研究员兼第一任所长。主张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去发现和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反对用哲学代替心理学研究不但强调心理学的基础训练和基础研究而且重视心理学的实应用主要著作有《西方心理学史大纲》(1982),译著有《西方心理学家文选》(1959)《心理学原理》(詹姆斯著,1963)《感觉的分析》(马赫著,与洪谦、梁志学合译,1986),主要论文编为《唐钺文集》(2001)

廖世承:(18921970)中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字茂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912年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留学美国,1919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和教育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致力于教育科学实验,参与创建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之一,即南京高等师范心理学实验室,并与陈鹤琴一起进行心理实验研究1917年筹建南京高师附中,1919年建成一院,1921年建成二院,属教育科领导,任主任。1927年在上海创办光华大学,任副校长兼附中主任。八一三事变后,去湖南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先后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校长。1951年,光华、大夏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任副校长。1956年后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三、四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第一副主席,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主要编著有《教育理学(1924)《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1924)《测验概要》(与陈鹤琴合编,1925)

陈鹤琴:(18921982)中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浙江上虞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美国,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指导员及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等;并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和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长于儿童心理学以观察日记辅以摄影手段,记录了一个儿童出生808天的全面发展情况,创造追踪研究的典范。其突出贡献是儿童心理研究教育。提倡“活教育。提101教育原则。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家庭教育(1925)《陈鹤琴论幼儿教育(1984)。论文编为《陈鹤琴教育文集》(2卷,1983)《陈鹤琴全集》(6卷,1987)


张耀翔:(18931964)中国心理学家。湖北汉口(今武汉)人。191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心理学教授。晚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1921年在南京与陈鹤琴、陆志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组织中华心理学会,并任会长。1922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主要著作有《成人学习心理的研究(1931)《根据交替反应原理讨论破除习惯的方法》(1940)《心理学讲话》(1945)《感觉心理》(1945)《情绪心理》(1947)《儿童之语言与思想》(1948),论文编为《心理学文集》(1983)《感觉、情绪及其他》(理学文集续编,1986)

汪敬熙:(18931968)中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山东济南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20年留学美国,1923年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科学部主任。19531968年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教授。专长生理心理学。主要从事皮肤电反射、脑诱发电位、白鼠活动与性周期关系、两栖类胚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皮肤电与情绪测量》(1930)《行为之生理的分析》(1944)《汗腺分泌的神经调节》(1964)

叶麟:(18931977)中国心理学家。原名祥麟,字石荪。四川古宋(今兴文县中城镇)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保路同志会起义。1917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法国留学。1921年入里昂大学,专攻心理学1929年获里昂大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医学院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长等。1950年,任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川西行署委员。19521977年在西南师范学院任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重庆市委委员。1954任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人大代表,1956年任四川省人大代表。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吴南轩:(18931980)中国心理学家。原名吴冕。江苏仪征人。1919年复旦大学预科毕业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教育理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短期任清华大学校长、复旦大学校长。1949年到台湾。1950年任美国马萨诸塞州国际学院教授,后在伊利诺伊国际大学讲学10年。1966年任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对理学的贡献在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倡导。1930年最早在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为当时国内大学心理系课程中最新颖的科目。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发刊《心理健康专号》,是中国心理健康运动的萌芽。提出衡量个人心理健康的10项标准:乐观,正视或面对现实,有理想,不怀疑——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控制和发泄情绪,协调态度或要求,富有幽默感,对于一切事物有相当兴趣,觉得一切人都有可取可喜之处。主要著作有《国际心理卫生运动史》儿童心理卫生》战时精神病》心理卫生及实施新趋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6bdded2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