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书所见教学评点》,欢迎阅读!
披文得意 入境悟情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与评点 评点: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曾爱华
【教学评点】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作者叶绍翁用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的感情。短短28个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之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儿童举灯夜捉蟋蟀,兴致浓郁,巧妙地用欢意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黄老师教学此文,不仅准确地解读了教材的语言特色、情感基调和思想主旨,还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入境悟情。具体体现在:
一、疏言有序,初知“诗意”
古诗,由于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三年级的学生在读通读顺古诗时,有一定的困难:一是字词生疏,语句浓缩、意思跳跃;二是诗歌强烈的节奏和韵味感。指导学生初读古诗,疏通语言,初知大意环节的教学,较之现代阅读文来说,要更细致一些。因为言顺而后意才易通。黄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较好地把握了“疏言”的层次性和难易度。
如,初读课文,老师发现学生自由读诗时把“挑”的读成了“tiāo”,因为“挑促织”对于孩子来说,词义生疏,不能据词定音。因此教师先引导学生读好“促织”,并借助注释和多媒体课件展示,知道促织就是蟋蟀或者说蛐蛐。在此基础上,教师简述儿童秋天怎样“挑促织”,出示挑的两个读音,让学生根据意义选择读音,既达到了疏通语言的目的,又渗透了三年级学段要求——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学法指导重点。
在学生能够读准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读,适时指导“七言诗”二二三节奏的方法。在读准节奏停顿的基础上,教师运用抑扬、强弱、轻重、缓急的范读,把文字这种无声语言中所渗透着“寒”与“暖”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自由读阶段。至于读出情感、读出意境则结合“精读品评”环节进行。整个疏言过程有顺序、有层次,肯花时,善点拨,学生也在一遍一遍地朗读中初知了“诗意”。
二、显象有方,洞察“客情”
显象,即把古诗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诗的意象是诗人情思的载体,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法让人领会。为此,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再造意象,成为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之一。但显象环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精心引导,逐层再造。
教学中,黄老师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意象:诗人叶绍翁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写了哪
些景?边读边到诗中画出有关词语。在学生圈画完写景词语后,顺势出现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而这些景象是如何“动客情”的?这才是显象的真正目的——境由景构,情由境生。接下来,教师采用音乐渲染、调动体验、引导想象等一系列策略,让学生将这样的景与“送寒声”和“动客情”有效融合。
比如,理解一二句诗,教师以“听风声(客居他乡的诗人夜晚听到了什么声音?静静的夜晚,一阵秋风吹来——播放课件风声)——谈感受(听着这秋风吹动梧桐树叶起出的沙沙声, 你们感觉怎样?)——读出寒(谁能读出寒的感觉?)——想画面(萧萧梧叶,江上秋风送来阵阵寒意,客居异乡、漂泊在外的叶绍翁,会想些什么?)”为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想象、诵读。这样,古诗的文字符号就在学生的脑海里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进而体会作者“孤寒”的心境,洞察诗人“思乡”的情感,达到“诗我两忘”的境界。
三、品言有点,领悟“文情”
古诗语言凝练、集中体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凝练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个中滋味才能通过节奏鲜快、音韵和谐的诵读表现出来。这首诗,诗眼自然是“动客情”,可怎样动客情,作者怎样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客情”,才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悟诗文的难点和关键。
教师在学生初步读懂诗意后,抓住“送——寒”;“挑——暖”,这样两个具有鲜明反差的情景点,并紧扣“寒”和“挑”,让学生在情境体验、调动积累、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的启发和引领下,感受和初步领悟“‘送寒声’,这种寒,仅仅是身寒吗?”,“作者怎么‘知有儿童挑促织’?”,“看着‘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会想起哪些儿时生活情景’”等等,让学生品味语言的同时,进入诗句描绘的意境,领悟文中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悟情有法,凸显“文化”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地质层,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古诗文,有时一个词能承载一种生活习俗;一句诗,可传递一个动人故事。古诗文教学要想跳出“匠气”,就应该凸显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解解词,说说意,背背诗。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思,怎样寄情于景,在中年段的教学中虽不是教学重点,但需要教师用有效地策略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体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汉语言的文化魅力,也是“情感目标”的追求之一。
教学中,教师采用“设身体验”和“适时链接”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的文化意蕴。比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儿童“挑促织”挑出的浓浓暖意,采用情境体验的方法——
师:此情此景,诗人会想到些什么(生: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想想看,童年哪些有趣的事让他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他可能想到了——(生:小时候捕蝉)想到了——(生:小时候钓鱼)还想到了——(生:小时候捉泥鳅)„„
师:眼前的这盏灯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他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补充其他诗句)他也曾林间捕蝉——(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也曾溪边垂钓——(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也曾花丛追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也曾田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样的教学,即丰富了诗文的意象,又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童年无忧的生活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能从“一灯明”中“知儿童挑促织”,从“挑促织”中勾起美好回忆,感受浓浓暖意,反衬“寒”的浓郁和“暖”的浓烈。
再如,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链接萧瑟的秋风勾起人们思乡之情的诗句,链接“秋风动客情”的典故,让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悟到“萧萧秋风”为什么会“动客情”,进而置身于一种被文化包围与浸染的氛围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67ac3f06529647d272852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