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起源葫芦》悲剧模式下的失落与隐忧》,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起源葫芦》悲剧模式下的失落与隐忧
作者:田萌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7期
摘 要: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短篇小说《起源葫芦》,讲述了关于彝族葫芦起源神话和彝族对葫芦以及葫芦笙的崇拜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起源葫芦》文本中故事的悲剧模式,以及在这种悲剧模式的讽刺下,隐藏着的作者的对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隐忧。 关键词:葫芦;葫芦笙;悲剧模式;隐忧
《起源葫芦》是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仑卓土和索拉威尔表兄弟,与葫芦和葫芦笙命运纠葛的悲剧人生。既是彝族“毕摩”(巫师)又是“德古”(调解人)的仑卓土,从七岁开始跟随伯父学习文字、典籍,懂得了天、地和万物的发祥,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祭司和一部活的法典,五十七岁时死于病中。仑卓土的表兄弟索拉威尔(葫芦笙乐师),自幼体弱多病,偶然间发现了在供祖灵位一角的葫芦苼,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仑卓土与索拉威尔两人一生云游四方,一人为族人讲经布道、一人以音乐为抚慰,共同关怀慰藉着手足同胞,二人均与葫芦有着不解的渊源。 一、《起源葫芦》的悲剧模式
按照弗莱的描述,虚构的文学作品模式可以分类为五个阶段,《起源葫芦》按照此依据,可被归类为第三阶段,即“高模仿”阶段。如果主人公在程度上虽比其他人优越,但并不超越他所处的自然环境,那么他便是人间的首领。他所具有的权威、激情及表达力量都远远超过我们,但是他的一切作为即受社会批评制约,又得服从自然规律。[1]《起源葫芦》中的一位主人公仑卓土,享有“德古”尊称,七岁开始学习文字和典籍,懂得了天、地和万物的发祥,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祭祀和一部活的法典。作为故事主人公,他知识渊博,受人尊敬,替人超度亡灵,医治人身百病和调节纠纷。只要是经他调节的纠纷,没有不能平息下来的。 另一位主人公索拉威尔,与他的表哥仑卓土同样声名显赫。他云游四方,吹奏非凡动听的葫芦笙乐,无数同胞为了听一次他演奏的葫芦笙乐而不惜一切代价,听他的笙乐,让人真想“永生又永诀”。他们都有各自超凡卓越的才能,但最终也没能逃离注定的命运。
这两位主人公各自的本领在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于文本中的其他人,却并不拥有超于人类的某种神力,纵然本领非凡,却仍然是人间最普通的凡夫俗子。正如弗莱所描述的,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拥有相当的英雄气魄,但是他的没落、覆亡既令人想起他与社会的关系,又使人感到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双双参照,变形成讽刺的格调。[2]
仑卓土一生四处讲经布道,为族人消灾解难,在他德高望重的外表下,携带着悲天悯人的胸怀。“仑卓土给寿终正寝的老人超度亡灵归来,常常留一皮囊祭牲牛肉块羊肉块给这里的孩子,既是牙祭,也是祝福。”[1]除了对同胞孩童的疼爱,他还常常不忘提醒人们不要忘了祖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声音。“仑卓土常常对人说:“在那些寿终正寝的葬礼上,你们听好,先祖在为他们的儿孙吹奏一曲笙乐,动听盖过索拉威尔。”[1]除此之外,从小在经师教导下的仑卓土,明白了葫芦就是族人的起源,也明白了葫芦笙的重要意义——与先祖对话。并且一直期望能告诉表弟索拉威尔关于葫芦笙的起源。然而,即使是能力超群的仑卓土,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命运,在他五十七岁时,一场无足轻重的疾病夺走了他的生命。
索拉威尔的笙乐魅力无穷,吸引了无数同胞不惜一起代价也要聆听一曲他演奏的葫芦笙乐。他一生云游四方,为各地的人们演奏着悠扬的笙乐,代表了祖灵声音的笙乐为许多人带去了精神上的慰藉。最后一次为一位自称是自己姨妈的女人吹奏笙乐时,那女人在索拉威尔的笙乐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最终选择往生极乐。索拉威尔由此卷入了这桩命案,被女人丈夫的氏族们要求他赔偿命债。葫芦笙乐帮助女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却让索拉威尔掉入了纠纷的漩涡,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曾帮助无数人们与祖灵对话的悠扬笙乐却为索拉威尔带来了灾祸。
仑卓土一生饱读诗书、声名显赫,最终难逃一死;索拉威尔吹奏的笙乐引人入胜,本领超群,却没能避免因命案带来的批判。这种感受恰如弗莱所描述的高模仿悲剧中的怜悯和恐惧。“这种无防备的厄境通常便是身处高位的人物所面临的,这样的人物既出类拔萃,同时又遭受孤立,从而令我们产生悲剧所特有的那种劫数难逃又夹杂以含冤受屈的奇怪感受。”[3]在这种悲剧模式下流露了作者对彝族人们饱受命运磨折的同情和贬斥。 二、结语:
仑卓土的死,是悲剧的,除了为族人消灾解难,他还了解葫芦的真正含义“她们是一群大腹便便的母亲”,某种程度上,他代表了彝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索拉威尔最后的结局也是讽刺的,文本中的他代表了彝族传统文化和信仰的传播者,他那动人心弦的与祖灵对话的笙乐却使他陷入窘境。这样的命运安排或许正是作者在这悲剧和讽刺下的隐忧: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背景下,本民族文化不断被同化、融合、消磨,彝族人面对本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失守的尴尬和对不断失落的民族文化的担忧。 参考文献:
[1]巴久乌嘎 民族文学 1995-4期
[2] [加]诺斯罗普·弗莱著 陈慧 袁宪军 吴伟仁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3]沈敏华 陈栋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6239eda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