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不是为了记住》,欢迎阅读!
阅读不是为了记住!《我们为什么缺乏想象力》文 | 范亚飞
不少朋友因为知道我读书比较快,经常问,你读那么快,能记住吗?我先是愕然,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继而的是释然,在一个以死记硬背为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国家,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基因使然。我的意思是说,死记硬背的学习基因无意识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我敢打赌,在西方国家,无论你读书多么快,没有几个人会问你:“Did you keep them in mind?”这句话说出来一听,就知道很搞笑。他们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们会问:“What is your reflection on that book?”他们期待你的观点,不是你背下来多少你读过的内容。
西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There is no more Learning: Education is now a Strictly “MEMORIZATION” System.”教育早已经沦落为生产“死记硬背”呆子的标准化生产线。连西方的教育家都在抱怨他们的教育沦落为" 记忆训练系统“,我天朝的境况可想而知喽。
提问、质疑、怀疑能力比能记住多少知识重要一万倍。
小时候我们天生都是科学家,我们在提问中学习,我们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为什么会下雨。10万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发问,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但学校教育反而让我们停止发问,我们的脑袋用来装答案,并且及时清空——为了下一次考试腾出地方。
所以,你看,问出:“你能记住吗?”这样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对么?我们进学校之前是个问号,进了学校慢慢变成了句号。失去质疑精神是“记忆型教育”对孩子们好奇天性最大的扼杀。
左脑思维型民族通常严谨,盛产逻辑严谨的哲学家、工程师。如德国人、日本人。右脑思维型民族通常浪漫,多孕育多才多艺、多愁善感的艺术家。比如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
中国人,少数精英左右脑都很发达。但多数人,如无特别训练,多数在初中之后彻底变成左脑型。左脑用来储存知识,右脑用来胡思乱想。
咱们中国人多数是左脑型,经由中高考“升华”后,变成了缺乏严谨逻辑思维的左脑型,就剩下了左脑的“死记”功能。右脑很少用,没有太多世界级的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便是证据之一。
刻意培养出来的左脑型国家通常害怕差异,认为差异就是大逆不道、离经叛道。看一个国家人们穿的衣服便可窥豹一斑这个国家人们是左脑型还是右脑型。
从这点讲,中国确实进步了不少。但从根上,我们距离“百花齐放”还很远。对比一下国内国外的《好声音》选手便可知。中国的歌手通常很自豪地说,他们说我的声音特别像谁谁谁,西方的歌手说,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的声音独特。中国文化讲究一致性(Conformity),也叫趋同文化。
不会读书的人就是只用左脑记忆,很少用逻辑去质疑,用右脑想象的人们。所以,“记忆型”阅读教育是导致人不会读书的病原体之一。
那么应该如何读书呢?没有一个老司机会死记具体的路,老司机把握的是大方向。大方向对了,走那条小路都无所谓。读书也一样,读书要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不能死记“树木”,忘了“森林”。
更加重要的是要“读而思”。边读边提问、质疑。读书最大的益处是激发想象力和灵感,不是看谁记住的知识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就是要:边学边思!
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是“记忆型”阅读教育导致的知识权威主义。知识
权威主义把一切与“记忆”储存相异的“信息”视为敌人、洪水猛兽。
“记忆型”阅读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是非黑即白型。脑子里只有与“记忆”相符或者不相符两个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断标准。世界实际上是多元的,到处都是悖论。
所以,一位哲学家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相符者“昌”,不相符者“亡”。“记忆型”教育培养不出批判精神的个体,因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个体一定对“记忆型”教育嗤之以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注意,古人说的是熟读,没让你背熟。肯定有人要出来反驳我了,难道背诵没有一点意义?我的答案是:是的,几乎没意义。
你肯定接着问,那为什么那么多牛人能背诵很多名篇,名句?我的答案是:能够背诵是熟悉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应该在一开始就成为目的。背诵是八股文化,不是创新基因。
阅读的真正意义之一是 Make invisible visible(见所不能见)。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大部分人要经历人生三阶段:一、单纯阶段;二、犬儒阶段;三、知道世界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命,于黑暗中看到光明。
读书的意义之一便是这样,看到黑暗,并于黑暗里看见更大,没有雾霾的蓝天、白云、阳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5e98c687c1cfad6195fa7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