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虞世南《蝉》》,欢迎阅读!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信王羹之的笔法。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代自文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太宗曾“以金帛赐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虞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誓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后世评述不一,他那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成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羹之行草诸帖的嫡传。
推荐理由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蝉 虞世南
垂绥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②秋风。
注释
①垂绥:绥,ruí,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藉:通“借”,凭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名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拓展
1、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2、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托物言志 2、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2像地位、权势、吹捧等,
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5e4584d376baf1ffc4fad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