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动:把兴趣写作带进语文新课堂

2022-04-19 14:31: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写联动:把兴趣写作带进语文新课堂》,欢迎阅读!
文新,读写,联动,课堂,兴趣
读写联动:把兴趣写作带进语文新课堂

作者:李志清

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42



在关于写作和阅读教学问题的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写作兴趣缺乏,难下笔,作品虚假,言之无物,是突出的问题;学生阅读面窄,自主阅读时间没法保障,缺少阅读方法指导,也是突出的问题;阅读和读写两张皮,不容易发挥合力,以致于课堂效率低下,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读写联动、“ 三位一体”语文新课堂建设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开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

以读写为内在联系的并进“三大板块”所谓“ 读写联动”的语文新课堂,是指以读写为内在联系,打造“随笔写作、课文教学、自主阅读”三大板块合力并进的新课堂。其中,随笔作以课上和课下随笔为日常写作方式,以读、评、悟、改、展为促进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

同时,针对以往课文教学偏重阅读训练的现象,做出方向调整,让课文教学和写作教学现联动,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另外,保证阅览室内外的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因为这对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同时,探索提升自主阅读效率的方法,寻找自主阅读和写作接轨的有效途径。

总之,以上三大板块课堂,“读”和“写”具有内在联系:随笔写作从写作到阅读,以读促写;课文教学从阅读到写作,以写促读;自主阅读则读读写写,读写结合。

读写相互促进 阅读深化思考

读写联动语文新课堂教学改革,是分以下三步推进的。

随笔写作,从写到读。随笔写作的课堂是从借鉴“随笔化写作”的基础课型——情境随笔起步的。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经历体验,然后在写作中一吐心声,在展示中体味收获。这种看似玩得很痛快的课,能告诉学生写作其实很有趣,写作其实很容易,写作其实来源于生活。

学生能够洋洋洒洒写出很多文字了,但是写得出,写得多,并不见得写得好。所以,我带领课题组的老师尝试了重在读评交流,让学生发现自己作品优点和问题的随笔读评课,重在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读中自悟的随笔读悟课,重在借鉴方法,修改提升随笔成文课。然后,根据语文课时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推出了整合后的随笔写作新课堂。在七年级推出“情境写作综合课”,在八年级推出“读悟评改课”,在九年级推出“随笔与考场作文课”。

情境写作综合课的理想状态是体验深刻、写作畅快、展示满意、读中有悟、评改有效。

读悟评改课的基本流程是:在学生随笔展评过程中,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教师主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选文章让学生读,学生在读自己作品、同伴例文、教师作品、教材课文、课外经典的过程中自悟写法;学生自选方法,修改提升自己的文章或同伴文章;学生展示修改后的成果。

随笔与考场作文课的基本思路是:学生浏览自己的随笔,同时欣赏优秀考场作文,在比较中发现差距;教师明确考场作文的标准,提出修改建议,点拨转化思路;学生阅读老师提供的


优秀文章,悟寻方法,修改提升自己的随笔。这也正是把随笔转化为富有含金量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管是情境写作综合课,还是读悟评改课、随笔与考场作文课,我们都会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作品。这些作品除来自学生、师长的创作外,大多出自课文,或者课外经典。对这些作品的阅读、感悟、评价、交流,往往发挥常规阅读教学的效用,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随笔写作的教学思路:从写到读,以读促写。

课文教学,从读到写。如何提升课文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老师们乐于探索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把课文重新整合为重点教读、要点自读、背诵鉴赏、文言导读四大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哪些文章适合以读带写;哪些文章适合在写作课上作为读悟材料来促进写作。这种分类整合在促进读写接轨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

重点精读课的基本流程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预习,整体感知;展示交流,多边互动;拓展阅读,创作提升;检测反馈,总结收获。其中,创作提升环节,是指由阅读教学写作延伸。常用的方式有:赏析文章精彩处,提炼写法,仿写实践;结合内容,改变文体,进行改写;根据文章有价值的留白,进行补写;根据意味深长的结尾,进行续写等。无论哪种随笔方式,都是从读到写,以写促读。

要点自读课基本流程是:一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二查作者作品,标画练习字词;

三批课文,圈点批注精彩语段;四读课文,提出困惑,设计问题;最后,点拨拓展,当堂检测。

背诵鉴赏课和文言导读课,也不容忽视,基本流程中也会涉及简短易行的课堂随笔。从统编版本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比较适合于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联动。

自主阅读,读写结合。卷轶浩繁,任何人都不可能读尽天下书。为此,我帮学生把自主阅读的书目分为三级:同时段师生必读篇目、教师推荐书目和学生自选书目。如七年级上册,配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我和学生同读了《繁星·春水》和《朝花夕拾》。教师推荐阅读了史铁生作品的相关文段。同时,在语文课上开展阅读交流或读书展评活动,在读书过程中,针对学生阅读浮光掠影、不够深入的问题,我一般会开展学生读书卡制作比赛,学生查作者、析背景、划要点、作批注、编提纲、摘佳句、写读书笔记,这样既提高了阅读质量,又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为解决学生读写不能接轨的问题,我建议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做到读、摘、评、仿一体化。既使阅读思维走向深入,能搭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有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名著导读课导什么?我认为首先是兴趣,其次是方法,再其次才是名著的内容。比如,《朝花夕拾》导读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童年趣事,借此消除学生和经典的隔膜。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用读整本书的方法:用浏览法整体把握全书,用略读法理清每篇内容,用研读法走进精彩细节,用跳读法作专题研究。阅读交流课的流程是:课前师生同读,课初学生阅读展示,老师采取问题引领的方式引领学生共赏经典,然后学生随笔写作,最后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在阅读交流课上,读写结合是实现课堂动静结合,让阅读有效沉淀的办法,从学生的作品来看,阅读交流课后学生写下的文章,比起之前读书笔记中的思考,明显深入了很多。

自我反思提升是不竭的动力

随笔写作、课文教学、自主阅读三大板块的读写结合,使单调的语文作业及批阅形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随笔本,里面是学生的课堂即席随笔、课外生活随笔及阅读笔记,不难发现,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是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痕迹。他们每个人还有一本不断丰富的精品集。《朝露心语》《我们的旅途》《且思且停》《笔下北中》是孩子们精心撰写的个人作品集的名称。不管是随笔本中的半成品,还是精品集中的好文章,都是学生最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受的宝贵素材,将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




语文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富有成就感的课。他们喜欢阅读,课上读、课外读,阅读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也喜欢写作,写得畅快,展得得意,读中有悟,评改用心,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写作热情和水平。

学生的作品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及语文能力比赛中获奖时,孩子们绽放了灿烂的笑容。作为老师,我看到他们的笑脸,我欣喜地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

作者系北京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史国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5d89991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c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