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中物理学史

2022-04-25 06:00: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高中物理学史》,欢迎阅读!
物理学,高中,经典
高中理学史及原子物理整理版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理想实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英国科学牛顿 ——1683年,提出了牛顿运动三定律(一:惯性定律,平衡状态。二:

a

Fmm。三:作用和反作用。)。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FG122

rm

(适用于两质点间)

3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微

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时,时间空间有相对性);1905年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ν - -Wν是入射光的频率;Ek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发现了核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的联系:质能方程Emc2。核反应中质能方程的另一个表达形式是:..........ΔE=Δmc2

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一:椭圆轨道定律;二:面积定

a3

律;三:周期定律; 2k中心天体

T

51798英国物理学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6.67

-1122

×10N.m/kg.

6奥地利物理学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71827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运动。(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但本身不是分子热运动 81785法国物理学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 Fk

q1q2

k=9.0×10 9 Nm2/c2 2r

91752年,美国物理学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01826德国物理学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R

U I

111911荷兰科学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218411842英国物理学焦耳和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后来称为焦耳定律

131820年,丹麦物理学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4荷兰物理学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fqvBsin(左手)

151831英国物理学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电动势大小EN



t


161834年,俄国物理学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右手) 171832年,美国物理学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81864英国物理学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91887德国物理学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1887年证实了电磁场的存在

22、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一种是英国物理学牛顿主张的微粒说 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 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⑴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ν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⑶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n E/eV

261900年,德国物理学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 0 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4 -0.85

3 普朗克常量h

E2 271913年,丹麦物理学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

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引入量子理论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2 -3.4

E1

整数n叫量子数。 E3 ⑴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 1 -13.6

2-10氢原子的能级图 ①轨道量子化rn=nr1 r1=0.53×10m ②能量量子化:EnE1 E1=-13.6eV 2

n

③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hν=Em-En ⑵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粒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

局限:在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281924年,法国物理学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291897年,英国物理学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0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1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21932英国物理学查德威克——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3法国物理学玛丽·居里和玻埃尔·居里(大居里)——通过天然放射现象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规律;

34法国物理学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小居里)——α粒子轰击铝箔,探测到中子和电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35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附录: 一、核反应 1.核反应类型

2344114

⑴衰变: α衰变:23892U90Th2He(核内21H20n2He 1100

β衰变:23423490Th91Pa1e(核内0n1H1e

γ射线: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

u e c 电离性 贯穿性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4171⑵人工转变:147N2He8O1H(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4121

9BeHeC4260n(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氦核 电子 光子

4 1/1840 0

+2 -1 0

0.1 0.99 1

最强 较强 最弱

最弱,纸能挡住 较强,穿几mm铝板 最强,穿几cm铅版



301

Al42He15P0n P30i014S1e(小居里夫妇-------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

1141921

⑶重核的裂变: 235,裂92U0n56Ba36Kr30n 在一定条件下(超过临界体积)

27

133015

变反应会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是链式反应。

341

⑷轻核的聚变:21H1H2He0n(需要几百万度高温,所以又叫热核反应)

所有核反应的反应前后都遵守: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注意:实际总质量并不守恒。 2.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半衰期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即元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3.核能:核反应中放出的能叫核能。

释放核能的核反应有两种类型:⑶重核的裂变;⑷轻核的聚变 目前的所有正式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应用裂变发电的。





α



(静止原子核发生α衰变:α粒子和反冲核都带正电,由左手定则知,

它们旋转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示意图如右。



(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598abb9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