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2023-01-26 13:01: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读后感--------我眼中的中国文化

前一阵替朋友捉刀写的,虽是拼凑,但也道出了我的真实想法,这里就不作修改的拿出来。

很久没有认真的读过毛泽东的文章了,今日这《新民主主义论》也只是草草的看了一遍。里边的许多当时常被提起的名词现在读来竟有些考古的味道。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在以世界上少有的加速度发展着,WTO申奥,三个代表这些才是热点,是当今理论学习乃至平常生活中常谈起的国家大事,而最近这些也被神州飞船,"群众利益无小事"等代替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以崭新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在带领着全国人民向着强国之路迈进着。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为之骄傲自豪。

但是文化呢?突然感到有点空空的!

《新民主主义论》是借《中国文化出版之际写出的,可见应该对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也表示"说明一下中国政治和中国文化的动向问题,或者也是有益的。"可见当时中国意识形态上两个重点政治文化文化人在当时是绝对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毕竟他们代表了当时或旧或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当然这是由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的。那么现代呢?我国处于关键的转折点上: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体制改革。三者之间相对五四时期来说转换的时间很短,而后二者可以说是重叠的。谈谈我读过的一些这三个时期的书,算是我对这一时期的文化的浅浅的了解。文革前,有一些名篇,丁玲,老舍等都贡献不少至今认为人乐道的作品,一时想不起来了。记忆清晰的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现在想来还有一股保家卫国的冲动。这些作品描述了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和可爱的志愿军官兵的感人事迹,读来栩栩如生。文革期间的文化作品似乎很少,而我读过的似乎就只有《燕山夜话》写得很好。小品文似的,学东西,长智慧,为当代人与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搭了一个别致的小道。其他关于文革的作品都是后来写的了,而且大多是描述文革中的种种人性间的关系,有一些自省的意味。事实上这也是文革结束后文化界的一个不小的写作领域:抗日,内战以及文革的追描。而写改革开放如沐春风的似乎不多,或许是我看得不多,《红旗》《当代》《啄木鸟》写得不多吧。很快我的文学的记忆有增加了改革这一重要内容,主要人物在厂长,村长,镇书记乃至县书记,市长这些在基层领导身上,如何处理好上边的命令和下边的猜疑、不满甚至暴动是作品的主线。后来腐败题材又来了。

作品总是跟着时代再变,但我不知这是不是文化?毛泽东提到"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如今新中国欣欣向荣,可是新文化呢?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什么呢?《新民主主义论》谈了这个问题,并且回答了,当然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可见,当时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文化是和主义联在一起的,现在我们似乎不谈主义了,谈的是思想,"三个代表"特别指出要代表先进的文化,而各处学习三个代表也有不少的文字报道。但是,这些文字的真实姑且不去考究,毕竟这些文字只是描写了占人民少数的共产党员的文化学习吧?农民呢?工人呢?描写他们生活的呢?如果从文化的继承性上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呢?五四时期的文化呢?"




"三个代表"里提到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的文化具体怎么代表呢?我最近没有时间看文化领域的作品,没有切身感受。现在为各种课程、作业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可以谈谈教育。毕竟是文化教育

说是文化教育感觉文化的内容已经不多了,应该是科技教育了。想想古代的师兄们十年寒窗都在学习四书五经去还要加一个""字,不仅替我们这一代人叫怨了。十年是不止了,学习的东西也不止9本书(虽然这么比不大恰当)。古今中外,感觉只学了"""",也就是外国近代的科技成果;""""却学得太少了。最可气的是英语本是一种工具语言却被当成四书五经了,背来背去,还有全国的什么考试,来评定你的"秀才"功名。古代的哥哥们学了四书五经还可以一起饮酒做赋,没是泛酸;而如今的弟弟妹妹们见面除了hey, hello, bye bye之类英语国家幼儿不用学都会的招呼之外,能顺畅交流的能占几分呢?英语的泛滥与语文的落魄对比之鲜明已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弱势了。试问无本之木能立于林?

时代不同了,文化也会变,但是要有民族的根,"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要为人民服务"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有民族的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在最后指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仍然适用于当代。毛主席在文章最后热情高呼: "

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

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

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

如今中国的航船已经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扬帆破浪。

相信文化的风帆必将为中国的远航提供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5843b4ecf84b9d528ea7aa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