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河序》名说开去之四

2023-04-10 21:35: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临河序》名说开去之四》,欢迎阅读!
临河,开去
从《临河序》名说开去之四

《临河序》,顾名思义所述之处必与“河”相关,而非引水之渠、沟。明代绍兴人张岱在《古兰亭辩》中说:“王右军ト居兹土,于千岩万壑中独取兰亭一席地,其景物风华,定当妙绝千古。”

张岱生长在绍兴,他在“万历癸丑,余年十七,以是岁为右军修禊之年,拉伴往游。及至天章寺左,颓基荒砌,云是兰亭旧址。余伫立观望,竹石溪山,毫无足取,与图中景象相去天渊。大失所望,哽咽久之。故凡方外游人欲到兰亭者,必多方阻之,以为兰亭藏拙。因此裹足不到又六十年所矣。”

观今世存之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时任郡守沈启重建,而后几经改建,于1980年修复成明清园林的风格。碑上的“兰亭”两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御碑亭,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也是兰亭的镇亭之宝。

可悲之处是此兰亭既无“崇山峻岭”,更无“清流激湍”。而“流觞曲水”处只不过宽不过丈余的小沟渠,与越语之“河”相差远矣!怪不得绍兴人张岱怨之“今之所谓兰亭者,乃永乐二十七年郡伯沈公择地建造。因其地 有二池,乃构亭其上,甃石为沟,引田水灌入,摹仿曲水流觞尤为儿戏。盖此地撇却崇山,推开修竹,制度椎朴,景色荒凉,不过田畴中一邮表畷耳!且地方湫隘,亭榭卑污,兰亭图上四十二人大会于此,舆马冠盖,驺从多人,黑子弹丸,于何驻足?其为影射,不问可知。”

兰,一种文雅的香草带一缕清香;亭,一个空灵的客座。兰亭,兰渚之亭也。此地虽有播于2500多年前一位亡国之君的兰草,但没有崇山峻岭之背景,更无“清流激湍”之剡溪。《临河序》何“河”可?

魏晋风度,人们追求诗意地栖居(逍遥游)。王羲之爱上兰亭,


文化学上来说,源于魏晋时期嵇康兄弟的赠答诗——嵇康:“朝流高原,暮宿兰诸”;嵇喜:“逍遥步兰诸,感物怀古人。”“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前文碎玉所言,秘密会议地点,极有可能是在会稽山深处剡中一崇山峻岭之中(符合《兰亭集序》描述的地理环境)。我曾在谢灵运《山居赋》浅读之十八中说:“ 从谢灵运本段文字描写看‘风生浪于兰渚,日倒景于椒涂。飞渐榭于中沚,取水月之欢娱。’也就是说,永和九年的曲水流觞聚会活动,在始宁墅中的兰渚,更与史实相近。”而且当时参加曲水流觞活动的王羲之和谢安、孙统、孙绰、等四十二名士,多隐居在始宁、剡县一带。(据唐代白居易作《沃洲山禅院记》,第一次系统地记录了六朝隐游剡地人物盛况。戴逵、王洽、刘恢、许元度、殷融、郄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霞、袁彦伯、王濛、卫玠、谢万石、蔡叔子、王羲之等人或游焉,或止焉。”

在旧山阴县的“兰亭”,正如张岱所言:“因其地有二池,乃构亭其上,甃石为沟,引田水灌入,摹仿曲水流觞尤为儿戏。盖此地撇却崇山,推开修竹,制度椎朴,景色荒凉,不过田畴中一邮表畷耳!且地方湫隘,亭榭卑污,兰亭图上四十二人大会于此,舆马冠盖,驺从多人,黑子弹丸,于何驻足?其为影射,不问可知。”所以说山阴县的“兰亭”,盖因在《兰亭集序》有“会稽山阴”之句特地寻访而,非真实的临河而曲水流觞之所也!

只有在始宁墅中,才方便许多参会的军政大员们的后勤服务及随行人员的安置。又有原就存在的兰渚、椒涂、飞榭,可取水月之欢也。因这是一次不成功的秘密军事会议,会址主人的后人谢灵运也只能在《山居赋》中留下一些草蛇灰线。具体依据如下:

一、《临河序》中的河,就是剡溪,也可以是注入太康湖的剡溪的支流。这才不枉称《临河序》。碍于当时召开的是秘密军事会议,不宜明说“剡溪”,当在情理之中。

二、始宁墅完全符合《兰亭集序》描述的地理环境,也符合兰亭集诗中多位参与人所感慨的。如王羲之“散怀一丘”、谢安“森森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52c218a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