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莞言乐之二》,欢迎阅读!
莞言乐之二,:祓除
“祓除”,东莞人读作“匹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讲起,但好多东莞人不知道这个词的正字是什么,以为是口头禅,广州人都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粗话。其实这个词是非常古老而文雅的。
“祓除”一词,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广泛使用,《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刘昭注:“《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尔雅·释天》:“祓,祭也。”
“祓”字偏旁部首系“礻”表示礼仪,是一种祭神的礼仪。古人遇到不祥之事或有灾害来临就要举行这种礼仪祈求消灾挡祸,以保平安。唐代诗圣杜甫也写过“清明”诗只是没有杜牧那首出名,载于《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九、二十)最后两句:“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见图1)说明清明祭祖也要举行祓除这种礼仪的。宋代陆游诗《闲游》:“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记载了宋代祓除的礼仪仍然是在河边举行的,通过临水除垢等仪式,达到去疾除凶。
因此,“祓除”原始用法系听到不吉利的说话或遇到不祥先兆的事情,就讲“祓除!”表示已经举行这种礼仪去除了“不吉利的灾祸”,例如小孩子不懂事讲错说话,有些老太婆听了觉得不吉利就会讲“祓除!大吉利市,螺口水讲过!”但现代的东莞人将“祓除”这个词引申开来,应用更广了。东莞人对所有不同意的、不喜欢的或者很讨厌的说话和事情都可以用“祓除”这个词来表达“反对、不喜欢或不以为然”的意思,甚至只讲个“祓”字就得了。有时也可讲成“祓除来”,“来”表示“过、了或完成”等意思,如“做来”即“做过、做了”,“睇来”即“看过了”等,《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李商隐诗“浑河中”:“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养马来”即“养过马”。
有人奇怪“祓除”中的”祓”字普通话读“fú”,与“符”同音,点解东莞话读成“匹”? 《康熙字典》释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勿切,音拂。除災求福也。又潔也,除也。”(见图2)其实现代普通话中许多韵母发“u”音的字是由古代读音韵母是发似英语音标中的[ʌ]音的字发展过来的,而东莞话或粤语保留许多这种古代读音,如“佛、拂、弗、出、不、兀、勿、忽、物、突、骨”等等,这些字韵母都是[ʌ]音,《阿房宫赋》的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即“ 毕,一,兀,出”其实都是押韵的,用东莞话读出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诗经第一首诗歌《国风·周南》中的《关雎》有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最后的“服”字,许多人都读错了,不能读成现代音,应该读“毕”,是个古音,与“得”押韵。还有,“萝卜”最早的正字是“莱菔”,读音似东莞话“黎毕”,后来许多人不会写正确的本字,而根据读音简化为“萝卜”,积非成是,流传至今, “萝卜”就变成了全国通行的正字,“莱菔”反而无人认识了,但中药还是保留了“莱菔子”来表示萝卜的种子。
几年前,我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印刻于乾隆壬寅年(1782年),书前有“花港主人”序言的粤方言韵书《分韻撮要》,书中“质”音归类中就将“袚”(通“祓”)与“匹”归为同音。(见图3)所以“祓”古音读作“匹”,“除”读成“徐”系广州音,东莞话“除”读“厨”,但“匹厨”就很少人这么讲了。
除了韵母发[ʌ]音的字发展成现代普通话韵母“u”音,还有一些古代读音韵母是“奥”音的字,也发展成现代普通话韵母“u”音,这个在以后讲“蒲头”时再详细论述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48ed71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