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三):古人的仁善情怀

2022-08-26 16:1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经典(三):古人的仁善情怀》,欢迎阅读!
仁善,国学,古人,情怀,经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学经典(三):古人的仁善情怀

作者:王佳伟

来源:《作文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11

中华民族历来尊崇。翻阅各种典籍,关于的名言数不胜数,诸如爱之谓仁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而在这些名言的背后,更有无数前人的仁心善举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本期,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几位古人的情怀。 王烈送布感化偷牛人

《三国志·魏书·王烈传》(裴松之注本)记载,三国时有个人叫王烈,他正直仁义,威望很高,深受乡里人爱戴。

有一天,一个人在偷牛时被捉,他赶忙对牛主人说:我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今天任你处置。我今后一定改正。但无论如何,请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王烈。王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且送了一匹布给偷牛人。有人不解:他偷东西还怕你知道,为何送布给他?王烈说:他想改过又怕我知道,说明他懂得羞耻善恶,送布是促使其知错能改。

还有一天,一位老人负重赶路,有好心人主动帮他背东西,后来不肯留下姓名就走了。不久那位老人再次出门,不小心将一把剑丢失,没想到拾剑者一直在原地等着,到傍晚终于等来了老人。老人一看,拾剑者正是之前帮他背过东西的人。老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世上竟有如此好人,我一定要找到他看看。没过多久,王烈找到了那个人,但没想到的是,那个人就是之前的偷牛人。王烈一匹布感化偷牛贼的事迹,很快在当地传为美谈。

素材解读: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心存善念、以德待人,能够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如果做到这一点,既是帮助别人,又是提升自己,还会使周围的环境变得和谐。

适用话题:心存善念;以德待人;爱的接力;传递正能量…… 渔父辞剑感动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曾帮助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还曾多次以忠言劝谏夫差,留下忠臣之美誉。伍子胥能有这些成就,还得感谢一个渔父(捕鱼的老头)的搭救之恩。

《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曾被楚国的军队追杀,要投奔吴国。在路过一个叫昭关(在今安徽省含山县,春秋时期位于楚国东部边境,为吴楚两国交通要冲。今有歇后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地方,伍子胥被设卡盘查的楚军认出。他慌忙逃跑,但楚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478d3e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3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