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川西行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川西行散文随笔
昨晚睡了个好觉,晚上8点多入睡自然醒来已是近早8点,出行十来天第一次睡得这么长且深,透彻的一觉,让几天来透支的体力得到极好的恢复。
离开若尔盖县城已9点出头了,天下着蒙蒙小雨,气温12度。
转入213国道便继续向东北方向行驶,道路平坦宽广,车流渐多。苍寥的天穹灰云笼罩下依旧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牛羊成群,远处星星点点的藏包飘着袅袅的轻烟,一幅草原牧歌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这样辽阔壮美的自然画面一路随处便是,高低远近都掩映至我的倦眼之中,已为视觉疲劳。
但今天途见的一幅画面却让我难忘;路旁坡坎上,白色的骏马仰首立于坡上,一袭黑袍,头脸也被黑纱相裹的女子,坐姿挺拔举止豪放注视着坡坎下过马路的牦牛群。驻足停车,牛群不紧不慢,时不时停下脚步向车内的你张望,铜铃般的大眼带着迷茫望着我们这些远方的过客。而与马背上那女子一瞬间不经意眼眸的对视,那道深邃、坚毅能扫平一切的目光和苍穹下雕塑般的身姿永远定格在记忆里。高原的朔风苦雨,烈日寒霜赋于了这片土地上的主人那种豪放坚毅的性格并溶浸在基因里代代相传。
这是一个豪情纵横勇武彪悍的民族。
当沿213国道驶出日尔朗隧道时眼前的景色告诉我,我的车轮用了两天时间穿越了当年红军用了一周时间才走出的松潘草地。
这个川西北部最大的草地纵横六百多公里,平均海拨3500米,河道迂回,曲流横生,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绾束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之上,人迹罕至,气候无常,一日间气温的变化让人倍感世间冷暖的两极。草原上遍布着深可没人的泥潭沼泽。
但其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春日的草原百花缤纷;夏日的草原牛羊成群;秋日,草原铺开一幅辽阔辉煌的画意;冬日,草原展示一种冷峻苍茫的神韵。
当年红军长征走进这片草原,衣不敝体,天寒地冻,断粮缺水,虽摆脱了追兵却陷入大自然的困境;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不见了人影,被那泛起一团黑水的被沼泽吞没。有的战士因饥饿、因寒冷、因过劳、因疾伤睡着睡着便长眠于此。最让我动情的是《长征》中那段文字的.描述;“首先进入草地的是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队伍里有个十六岁的小红军宣传员,叫郑金煜,江西石城人,他背着背包和柴火一直走在最前面,宣传鼓动时会讲故事会唱歌,几天后,官兵们看不到你们喜欢的小宣传员了,原来他生了病。团长把自己的马给了他,可他已经坐不住了,红军官兵只好把他绑在马背上。又过了几天马背上的小宣传员突然说:“让政治委员等我一
下,我有话要说。”走在前面的团政委跑回来,小宣传员断断续续的说:“政治委员我在政治上是块钢,但我的腿不管用了,我要掉队了,我舍不得红军,我看不到胜利了。”四团走出草地的前一天,这个刚满十七岁的小战士死在了马背上。” 这个政治觉悟与年龄似乎不相仿的小战士用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执着与忠贞。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是坚定的信念,什么是坚强的意志,什么是为了革命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改变了世界创造了人间奇迹。
这片草地吞噬了多少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有的连名字都未留下!那时红军战士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他们倒下的时候,鲜血流尽的时候,都年轻的叫人心疼不已! 这片历史衍生的千山万水,诸多年轻生命承载的苍茫草地,沉雄悲壮,一路走来,一路浮想、一路感慨、一路让人动容
茫茫无际的草原风光不再,即被眼前的高山草甸和成片的原始松林取代。虽然又进入山路,但少了急弯陡坡,也不再担忧上有落石下有断壑,道路平缓宽阔。路边出现砖瓦结构的建筑表示进入农耕定居区域,而挂出的“靖远炒肉片和爆炒羊羔肉”的招牌更是诱人。
我已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属地。
车沿213国道至甘、青、川三省交界的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时,被路边一排排体量庞大簇新的带有鲜明藏式风格的建筑群所吸引,驻车停留一窥所以。
本已近中午十二点多,也想着随便选一家牧民家庭在这里打尖顺小憩。 顺便构思今天的川西行随笔十八。
当 参观完这个碌曲县尕海乡叫尕秀的牧民新村后
无限暇思在内心涌动,我酝酿着用更为细腻笔触来抒发一下对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杆型新牧村的内心感受。
并与圈友们来共同感受这个从奴隶社会跃入一个崭新社会形态部落民族的苍桑巨变。
有的风景,在一生中只是一刹那,便惊艳了你的目光,让你一生难忘。 尕秀-便是你路过但绝不能错过的风景!
坐落在碌曲草原腹地和312国道上的尕秀村。既是高原生态和草原风光完美结合的一块瑰宝,它凝结着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浓浓的血脉乡愁,更是游牧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一座历史丰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4784ebb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