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社会学 名词解释

2022-12-28 04:24: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 社会学 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社会学,自考
1社会有机体论: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因为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2社会进化论: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社会理论。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进化可以解释宇宙一般可能经历的最早期的变化和我们在社会社会生活中发现的最新的变化。 3社会学中国话:就是社会学“本土化”,也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4、科层制:是由韦伯提出的,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的原则组织的,它既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结构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5、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的借鉴西方社会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事业造就人才,为制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科学的根据。

6、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7、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关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8社会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9规范研究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10、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11、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的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向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2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 13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他的某方面的个别事例或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4社会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5、非介入性研究方法:是指铜鼓哟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换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6、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7、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18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界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唯名论。它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知识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是的存在。

19社会唯实论:来源于中世界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唯声级论。社会唯实论者把世界看成事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社会先于个人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有集体意识和集体的象征。

20、功能主义:其创始人是斯宾塞,其后发展为机构功能主义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一个具有自我是英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21、冲突理论社会当作一种矛盾冲突来研究理论,这种理论注重权力问题,把社会称一个不停地为权力而角逐的竞技场。

22生产关系: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


适应的社会关系。

23、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

24、结合关系:即人类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结合关系可以分为和睦关系、协作关系、共同关系和强制关系。

25社会结构: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关系。

26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源: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质量、数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力资源是指变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质量和数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

27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是指人口规模。 人口质量是对人口资源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28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29文化除了未经改造的自然环境之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并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叫文化 30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的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中德一部分。这个文化变迁的过程就是文化濡化。

3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32文化集从: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从。 33文化模式:是指有许多文化集从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34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袭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35道德:是以善恶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的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36法律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37宗教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文化上讲,总价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38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39文化采借:是指一种文化借鉴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字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过程。

40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41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42个人社会化: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能动选择与调适的统一过程。 43、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44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连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 45理想社会化:是完全按照社会需要和遵循固定程序对个人进行正常教化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46cb77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