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022-12-16 08:28:3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欢迎阅读!
博大精深,中华文化,12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第三单元是前两个单元的逻辑延伸,也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不断发展,才能焕发出蓬勃生机,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砥柱中流。可见,本框题是衔接全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重点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难点是中文化的包容性,因为对该问题的理解需要相当的文化素养,而对高二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起点大多是历史书本,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跳跃,确有一定障碍。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信息容量大,也有利于弥补单纯语言描述的不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课程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建设。为了促进思维的发展,需在部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置情境,引发求知动机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给予引导。自主探究法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以我导入新课时精选了多领域的代表性图片(北京故宫、徽派建筑针灸、瓷器、《红楼梦》《淮南子》、戏曲、少数民族舞蹈等等十二张)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初步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推进新课

由于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内容相对简单,此外,据我课前了解,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已掌握了较多这方面的实例,所以可放手交给他们,教师只需注意引导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为重点,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一面及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总结出我国古代文艺术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最后多媒体显示国外著名学者的一些评价,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学习中,课前需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搜集吴越文化滇黔文化、徽文化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因为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不是很广,如果缺乏前期准备,会导致该部分的教学出现空洞、抽象的问题。课堂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三个小组分别推举成员以多媒体或其它方式向全班展示并解说吴越文化、滇黔文化、徽文化地理位置、标志性场景等。

2、引导学生说出各地文化的差异;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学生相对熟悉的乡土资源,以小见大,折射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说出各地文化的相似点;探究其原因。

4、得出结论: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同时,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接下来,学生思考:区域文化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却能和谐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这说明了什么?当然,该问题在此处未必可以得到完美解释,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包容性即可。这样,继上一框题讲述“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后,为最终彻底解决难点“中文化的包容性”再次做了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4410de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