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15套高考模拟卷】湖北省监利一中2022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欢迎阅读!

湖北省监利一中2022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
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RuII
RuII *(激发态)
RuII *→ RuIII+e- I3-+ 2e-→3I- RuIII+3I-→RuII++ 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池中镀Pt导电玻璃为正极
B.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Pt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I-和I3-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实验中,依托图示实验装置不能实现的是( )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
C.用饱和食盐水分离硬脂酸钠与甘油 D.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3、有Br2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
Z(g)+W(s),下列选项不能说明反应已
4、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 和1 mol Y,发生反应 X(g)+2Y(g)达平衡状态的是 A.v正(X)=2v逆(Y)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平均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X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5、化学与生产、实验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CO2
6、某澄清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所示,则M可能为( ) 离子 浓度/(mol/L) A.Cl-
NO3- 2 B.Ba2+
SO42- 1 C.Na+
H+ 2 D.Mg2+
M 2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B.向水中通入NO2:2NO2+H2O===2H++NO3-+NO
C.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HCO3-+OH-===CO32-+H2O
D.3HSO3-+Cr2O72-+5H+===3SO42-+2Cr3++4H2O 向酸性K2Cr2O7溶液中加入NaHSO3溶液将+6价Cr还原为Cr3+: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主要是无机物 B.氧化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四氯化碳
D.因I2易升华,I2的有机溶液难以通过蒸馏法彻底分离 9、对下表鉴别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目的 鉴别SO2和CO2 鉴别Fe3+和Fe2+
鉴别硝酸钾和碳酸钠溶液 鉴别食盐和氯化铵
B.B
C.C
选用试剂或条件 溴水 KSCN 酚酞 加热
D.D
解释
利用SO2的漂白性 利用Fe3+的氧化性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利用熔点不同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lL—1的H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B.273K、101kPa下,22.4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物的分子总数一定为N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D.1 mol Na与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NA 11、常温下,下列关于A.该溶液中由B.与等体积
电离出的的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时,溶液
的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C.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D.滴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液至
A.古人煮沸海水制取淡水,现代可通过向海水加入明矾实现海水淡化 B.我国山水画所用的炭黑与“嫦娥四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互为同分异构体
C.某些筒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
D.“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真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3、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3d1ed3046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