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的“拦路虎”:学生生活面狭窄,作文题材单调;阅读缺乏,写作兴趣淡化,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作文批改效率低,评价空间有限,作文讲评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作文课堂教学,利用其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可极大地增强开放式作文的教学氛围,激发写作兴趣,拓宽作文题材,方便作文评价,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一、利用网络工具,优化评价方式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习作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习作方法、习作习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够重视,习作的评价与批改,定位于教师和习作之间是一种单向的评改活动。
将网络资源引入作文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可以把典型的词、句、段展现给学生,培养他们基本的修改能力;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供同学阅读;学生还可以在评析他人作文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毫无局促之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我们还可以利用论坛的优势,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放到论坛上,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阅读习作,既可以独自阅读,也可多人同时浏览,鼓励学生及时将自己的看法作为回帖传发到论坛上,后读的同学不仅可以看原文,还可以看别的同学撰写的点评。这样,除了评点原文,还可以就别的同学的点评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互不干扰。最后,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句赞美、鼓励的话语,如“你真是个小文学家!”、“只要努力,你会更棒的!”等,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富有激励的图像。这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了评价别人习作,非常方便,效率极高。
二、开放网络资源,放飞学生想象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尤其是一些与自己的生活距离较远的题目时,感觉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写作的思路了。完全依赖于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所说内容。而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说,不敢在学生动笔前加以指导,一旦指导了,学生的作文就千篇一律,与老师在习作前指导课上所说没有区别,只是有的记得多,有的记得少而已。
在信息技术尤为发达的今天,习作前既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指导,又不能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那么怎样才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呢?最有效的途径,首推“上网”。在作文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优势,指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广泛收集与习作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身的体验,丰富自己的认知。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写作的思路不畅而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写出来的作文也生动形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在教学想象作文《我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时,学生驰骋在网络的海洋,搜集到未来的房间高科技,巧利用,大胆创造,离奇想象,让学生的心中活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让学生每做一次作文,想象力、创造力就得到一次释放,生命灵性就得到一次拓展。
三、利用网络创设情境,开放教学过程
传统的作文教学,没有真正地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而利用网络资源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提倡学生自主写作,乐于表达,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活力,尽快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中的语言文字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而网络资源则能帮助学生积极理解文字内容,感悟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真实地再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学习情景、活动情景的优势,以声动心,以像传情,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例如习作《一次体育活动》时,学生参加的活动虽然很多,也很有兴致,可是当真正动手写作时,却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毫无生动而言。针对这种情况,我将运动会上比赛的录像在课堂上进行再现。紧张、热烈的比赛场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像离弦的箭,奋力冲向终点,两旁的观众挥舞着双臂大声呐喊;跳高赛场,运动员生龙活虎、喊声震天„„不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参赛选手的表情、动作等精彩细节,以及观众们的热烈表现。通过展开讨论、交流,一篇篇优秀习作就这样产生了。确实,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能唤起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悟,自由地倾吐,自由地抒发。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播放带抒情性的乐曲,为学生提供一个触发灵感的写作环境,从而文如泉涌,一气呵成。
四、借助网络资源,拓宽阅读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表明课外阅读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杜甫诗人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
不同的阅读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动画手段恰当地运用于语文课堂,可以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寓言故事的课文,教师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增强直观和感性认识,教师再运用形象的语言媒介牵引,学生再通过语言文字就更容易理解、体悟、想象。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三峡之秋》一课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通过网页连接《话说三峡》的纪录片,学生边聆听边观赏,在视觉与听觉都是美的享受,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阅读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题材。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教师要让他们从固守教材的封闭天地里走出来,为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网站,如中华图书网、中国电子图书网等,并推荐网上—些好书、好文章,鼓励他们自主地渎书。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写作词汇量丰富了,写作审美能力提高了,写作思路自然也会有明显的拓展。
五、开放网络课堂,丰富习作素材
作文课堂上可能很多教师都会遇到一个无可奈何的现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非常有限,习作内容枯燥乏味,搜肠刮肚也难以写出有价值的习作,甚至会导致“假、大、空”等
不良现象的出现。网络的海量资源本身就是一本大的参考书,引导学生在课前合理地利用网络对习作素材搜集整理,既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也让学生将“网络”变为自己的学习“伙伴”,而不仅仅是娱乐伙伴。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习作让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并表达浓浓的喜爱之情。由于大多学生生活在城市,只是见过或吃过成熟的果实和现成的食品,但对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一无所知,于是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家乡特产的有关资料,深入了解这种特产的生长及制作过程。也可以事先让学生在网上阅读与课堂上作文内容有关联的优秀范文,或学习一些写作的要求、方法等。利用网络,孩子们的习作变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站或网页,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宽松、乐于创造、张扬个性、促进其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拘谨与低效,极大地增加课堂容量,还可以高效地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和激情,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38079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