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京明孝陵与北京明长陵建筑形制对比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南京明孝陵与北京明长陵建筑形制对比研究
作者:沈杨帆 白瑶 刘一帆
来源:《建筑与装饰》2018年第13期
摘 要 明代皇陵的在陵寝制度与陵园结构上与前朝迥然有别,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就了新的建筑形制,推动了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发展。明朝的6处18座皇陵,因建成时代不同略有区别,本文以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长陵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明皇陵建筑形制的变化。
关键词 明孝陵;明长陵;建筑形制
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陵墓,分神道和陵寝两部分。神道包括下马坊、大金门、棂星门等。陵宫部分有祾恩门、祾恩殿、金水桥、明楼、宝顶等。
北京明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和孝仁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长陵营造之初,朱棣就钦定陵寝“悉遵洪武俭制”,即长陵仿孝陵规制。明长陵与明孝陵相似,分神道和陵寝两部分。长陵神道有石牌坊、大红门、龙凤门等。 陵宫有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顶等[1]。 1 南京明孝陵
大金门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券门,有三洞,中间最高,左右两侧月4.2米,根据文献推测大金门屋顶原为重檐歇山。
金水桥作为明孝陵前导空间中的一节,位于主建筑前。据资料显示,原来的金水桥又名御河桥,共有五道,后毁于战火,清代改修为三座。
文武方门设五座门道,中间三孔为券顶,两侧掖门位于两侧作平顶。其中正门屋顶为歇山并设有装饰的斗栱、彩画显得威严庄重,而掖门初设有装饰的斗栱、彩画外还有雀替、垂莲柱等构件,丰富多彩。
碑殿即孝陵门,由台基与门庭建筑组成,原孝陵门门庭建筑面阔约22米,并设有砖墙连接陵宫外垣。长方形台基为石造须弥座,雕刻如意云纹。
南京明孝陵享殿仿照明故宫中奉天殿而成,享殿主体建筑早已毁于战火,仅剩三层须弥座台基。根据现存遗迹上的石柱础可推测,原享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与长陵享殿相似。享殿下三层须弥座台基上还保留部分石雕构件,虽然残破,但气势依旧壮观。 方城明楼分为方城和明楼两部分,其中方城下部为须弥座,上部用条石砌筑,方城中有一券洞门,通向宝顶圆拱形隧道,共54级台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楼位于方城顶部,据记载,明楼原为五开间殿堂建筑,南面辟拱券门3个。现仅存方形壁柱柱础,壁柱只在中间设置,无角柱,中间三间十分重要[2]。 2 北京明长陵
石牌坊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石牌楼。面阔五间,六根方形石柱支撑楼体,均作四角内的梅花柱形。
大红门为单檐庞殿顶。下辟券门三洞,中券较两侧券门高,相对于明孝陵中的大金门,体量更大、高度更高。
龙凤门有三道门,每一道左右各有石雕出头式梅花柱,柱间有石刻梓框门替,再上依次架小额杭、大额枋。
陵门形制与大红门相似,为单檐歇山顶。门前有月台,前出礓䃰,两侧原有东西角门,已封堵。
祾恩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下有汉白玉石台基之上。两侧红墙各辟小门一座,与正门相配。
长陵祾恩殿原为“享殿”,建筑形制与明孝陵享殿相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下设三层须弥座台基。
方城明楼位于内红门北,方城构造与明孝陵相似,正中辟一洞,洞内为斜坡隧道,出口至方城外,再转折即可上达明楼[3]。 3 对比分析
长陵将孝陵下马坊改为石牌坊,坊由二柱式变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式,规制宏崇,更显气魄。
长陵陵门形制和孝陵大金门相同,但长陵于券洞门两侧各增立下马碑,起孝陵下马坊作用,将孝陵下马坊功能一到陵宫区入口。
长陵神功圣德碑小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制度亦模仿孝陵碑楼,但长陵碑楼四角各增立高10.81米华表一根,界定了碑楼的空间,使碑楼显得更加的庄严神圣,为孝陵所不及[4]。 在神道石刻方面,明孝陵望柱位于石人石兽间,长陵回归前朝导引做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城明楼的变化,长陵平面较孝陵更为方正,规模小。长陵方城与宝城连为整体,其宝城周围增设马道,有利于守望巡查,比孝陵宝城的防卫功能更强。长陵方城券门通道改孝陵的直通式设哑巴院为“T”字形的通道,取消哑巴院。
孝陵陵区只有皇陵1座,长陵陵区先后建有皇陵13座,共用长陵神道,成为明代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帝王陵墓群。
除此以外,长陵至陵宫前道路弯曲,但神道石像生均置于南北一线上,无孝陵多次大折拐之势;孝陵棂星门后御河桥直至方城前有主轴线,长陵主轴线则仅纵贯陵宫三进院落部分而已。以上长陵与孝陵的主要差异构成了长陵形制布局的重要特点[5]。 4 结束语
明长陵陵园的形制布局在明孝陵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因而明长陵陵园规制、形制布局、结构和配置之完备,及其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均远在明代其他诸陵之上。南京明孝陵开启了陵寝发展新时代,而北京明长陵则奠定了此制度,是中国古代皇陵布局演变和发展序列中的最终代表,在中国古代皇陵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C].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9:14.
[2] 胡汉生.明十三陵的建筑艺术成就[C].第二届世界遗产论坛——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世界遗产论坛——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大学,2010:189-191.
[3] 郭华瑜,谢小凤.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保护设计——兼论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中的真实性原则[J].建筑与文化, 2008,(12):83-87.
[4] 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0-111.
[5] 化蕾.明十三陵神道及其建筑[C].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下).北京:中国紫禁城学会,2007: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3745b7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