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欢迎阅读!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均寿命 人口增长
分布
高 高 低 短 极为缓慢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高—低—高”模式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
高 低 高 继续延长 快速增长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人口问题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带来的影响 对策
①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
②造成国家财富减少,人民生活贫困,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未来发展
③人口增长过快,加大资源、环境、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严
重
劳动力不足,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最大,以及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鼓励生育和推迟退休、 接纳移民和外籍劳工
高 高 较低 有所延长 增长速度减缓 印度、古巴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低 低 低 进一步延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德、法、英、意、瑞典等发达国家
传统型(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1. 2. 3.
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 二战前 二战后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 点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开发地区到未开发地区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大利亚
亚、非、拉迁往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
迁移路线
欧洲、非洲、亚洲迁往美洲和澳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 ②劳力短缺 ③较好生活条件 ④较多的就业机会 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 劳力过剩 ②经济发展慢 ③生活条件差 ④环境恶化
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造成人才外流等
对迁入地: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人口受教育水平⑤消费水平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具有(1)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
4.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6亿左右。人口合理容量:8—9亿,最多10亿,按照美国消费水平最多7亿。
5.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坚定的实施“控制人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
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世界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2)产业革命以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4、城市化的新特点: 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紧张 ④失业人口增多 就业困难 ⑤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卫星城的作用或意义: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 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 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 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 国家
城市化特点 ①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 中国 家
④起步晚,发展快 ⑤城市化水平低 ⑥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 因 ①工业化早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④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⑤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⑥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平原
地形
高原 山区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影响结果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原因
实例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阶梯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
气候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适宜 区
气候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恶劣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河流 运输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赣州
宜宾、重庆、武汉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
上海、广州
集散
军事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防卫
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如株洲)、矿产资源(大庆)、旅游资源(桂林)、商业贸易等
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拉萨)、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 ★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活动:分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服务(如居住、幼儿园、小学等);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如大学、大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体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4、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①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中心地等级
高 低
服务范围
大 小
数量
少 多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远 近
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
高级 低级
②作用:被成功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 ★ 城市功能区
名称 住宅区
占地比重
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
商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区位特点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其他特征
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中心商业区特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5.城市内部功能区区位因素
商业区市中心或街道两侧及干线交汇处,符合交通最优、市场最优的原则
工业区①按生产联系,自然集聚;②按城市规划,位于下风向、下游区,并沿交通干线向市外迁移,寻找低价位的厂址用地。
住宅区尽可能方便生产、生活,与工业区有防护带,在上风向、上游区,尽可能少受污染。
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一般在市中心,行政区与各市区都有便利的交通
交通区以城市边缘的内外连接为佳 旅游区接近自然风景区或名胜古迹 6.商业活动区位因素
(1) 商业中心城市:一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二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商品的集散。
(2) 市内商业中心:①商业街要符合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的原则,以利于商品流通。②商业小区位于居民住宅区内,以
便民为准则。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②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①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②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主要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异。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
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
a
b
c
A
B
与市中心的距离
C
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7.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易错点:★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河流的汇合点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住宅区用地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通达度 ★商业区地租最高的原因是: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住宅区,原因: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
★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地价便宜,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
第三章
②显著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生产①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气候(光、热、水)—防护林,温室大棚
自然因素
地形—缓坡梯田 土壤—改良、培肥 水源—节水,引水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
此时此地此情景的主导区位因素
科技(改造某些不利因素) 市场—扩大市场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改变区位 国家政策—影响区位
(一般说来,距离城市越近,地价越高,
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生产类型, 或不易长距离运输的农产品,如乳肉 禽蛋花果菜等)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可 自然条件 光照 热量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土地 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水分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地形 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宜发展牧业或林业
②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光照”、“热量”两个农业区位因素易混淆。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光照越多,热量越丰富,热量越丰富,光照不一定多,例如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但光照不足。二者比较如下:
光照
衡量指标 年总太阳辐射
我国分布规律
西部丰富东部少;青藏高原最丰
对农业的影响
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富,四川盆地最少。
热量
积温
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减少。
影响农作物种类、种植制度和栽培方法等
★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照条件。南疆光照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农业的地域类型
1、形成: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
2、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分布及代表地区 区位因素 特点
水稻种植业
①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热带雨林区;
②稻田多分布与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可通过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③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即南方)
①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
④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
①生产规模小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单产高
④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商品谷物农业 1. 分布: ①世界:美、加、澳、俄、阿(以家庭经营为主);
②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国营农场) 2.代表:美国中央大平原
美国中央大平原: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交通便利; ③工业发达; ④地广人稀; ⑤农业生产专业化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商品率高
混合农业 1.分布:
①世界:欧、北美、南非、澳、新
②我国:珠三角的基塘生产
2.代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限制因素:灌溉(水源),修建东水西调工程。 (2)优点:
①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忙闲错开,农民可有效的安排农事生产活动。 ③经济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阿根廷—放牛;澳、新西兰、南非—养羊
2.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利于出口
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热带迁移农业
(1)迁移农业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业地域类型。
(2)迁移农业的分布、从事人口及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从事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左右。但是其活动范围占据了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4左右。 (3)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
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来到新的地块,便毁林、烧荒、掘穴播种,等待收获。一 般二三年内土壤肥力急剧耗竭,农作物产量锐减,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选新地块。迁移农业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被抛弃的荒地一般难以恢复森林原貌,而成为次生灌丛。
★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否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2、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4、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 工业类型 原料指向型工业
主导区位因素 原料
工业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知识和技术 劳动力成本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部门举例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接近消费市场 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原料产地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 (4)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
(5)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 ★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就不同。
早期煤炭炼铁时代 20世纪初期开始
二战后
主导因素 煤炭资源 铁矿资源 消费市场
区位选择 靠近大煤田 靠近大铁矿 沿海钢铁消费区
典型例子 德国的鲁尔区 武钢、鞍钢 上海宝钢
★工业地域的形成: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便形成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①工业的产品联系②地理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工业集聚
(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2)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3)意义: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扩散的原因
(1)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 (2)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 ★工业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较落后的地区扩散。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2、随着世界各地的工业普遍发展,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3、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 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就是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各工厂间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这种工厂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 ★工业与地理环境
考虑工业对环境的影响,部分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第四章
★交通运输
★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现代通信、商业贸易
作用 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联系的纽带。 人类地域联系 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 现代通信
1.要求: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连续性强等 2. 发展方向: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和网络化
1.邮政通讯:①主要任务: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其次是办理汇兑、金融和代理业务。 ②组成:由邮局和邮路组成;受地形障碍及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2.电信通讯:①任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利符号文字图像语言等
②特点:方便、迅速、快捷、及时、准确,如互联网、电话、传真等; ③影响因素:地形、太阳活动等会影响到通讯质量。
1.主要环节:收购(基本前提)、储存调运(缓冲器)、销售(终结) 2.物流产业:
3. 我国的国际贸易: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排名不断上升
②贸易市场多元化;
③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商业贸易
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比较
方式 优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水路 航空 管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强、损耗小运量大。
缺点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速度慢、灵活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
响大
运量小、运费高、能耗大 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的布局 自然上1.要求线路短、坡度缓;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避开沼泽、少跨越河流 原 有利 2.考虑冻土、积雪的深度及大风、暴雨的强度和频率 经济上要求投资少,且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铁路、高速公路与直达为主,经过城市时从城市边则 合理 缘经过。而地方公路则尽量经过城镇,村落,以增加运量。
技术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 可行
区位因素 决定交通建设最主要是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注:青藏铁路:
1.两最: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最长 2.三大难题:高寒冻土、缺氧和生态脆弱
3.区位:①线路短,坡度缓,与青藏公路并行,便于施工
②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③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冻土问题已经解决) ★交通运输站点
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
选址要求
港口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腹地经济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的运作机制
河港要求和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避风港,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汽车站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口平坦,位置适宜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方
航空港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地势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少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 城市交通网
1、城市道路形成的区位条件: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而建设的。 2、城市交通网的形成及作用
(1)城市各种主次干道和支路等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形成城市交通网络。 (2)城市交通网络不仅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而且影响着居民生活。 3、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的总目标: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转。 4、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
(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5、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2)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地理信息技术)。 (3) 错开出行高峰、减少出行距离、合理规划停车场。 (4)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绿化美化城市交通。 ★ 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
1、作用: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2、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1)产业革命后,电报轮船和铁路的出现,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促进了贸易发展。 (2)当今社会,电话、电报等先进通信手段广泛应用,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可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对话增强了国际间的联系,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
1、以水运为主的时代,江、河、湖、海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城镇多沿河、沿海集聚。 2、公路和铁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沿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3、现代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赋予城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地形、交通与聚落形态
1.古代:①以水运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多呈带状 ②以步行—马车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紧凑,多块状 聚落 2.近代:火车、电车的发展,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
星状
3.现代:①汽车时期:城市沿主要公路延伸,形成星状
②高速公路时期,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发展,
出现城市群
4. 4.城市形态:①步行-马车时期:呈块状、带状;
步行-马车时期
火车-电车时期
②火车-电车时期:沿交通干线向外扩展,成星状 ③汽车时期:成多层次星状;
④高速公路时期:城市交通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灵活多变。
汽车时期
高速公路时期
★ 交通运输布局与商业网点布局
1.布局原则:①交通最优
②市场最优
2.交通变化:如随着运河淤塞,京沪铁路的建成及海上运输的发展扬州等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发展速度缓慢。 3.山区与平原的区别:
①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小、效益低,多为流动形式(原因:人口少、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② 平原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效益高,多为固定形式(原因:地形平坦、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340766e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