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教育学复习》,欢迎阅读!
1、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2、 儿童的社会化本质上是儿童心理的社会分化,即个性化,也是儿童内部心理感知的扩大化、反应复杂化和表现间接化的过程。 3、 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气质、自我意识、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自我意识包括三种形式: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学前如同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主要表现在独立性上。 4、 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亲子关系影响着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儿童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被父母溺爱的孩子缺乏自主性,独立能力差,占有欲强,人性,难以被同龄儿童接受,父母对孩子施加过重的教育要求和学习任务,会限制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时间和机会,其人际交往能力往往较差。正常的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前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建立正常的亲子依恋,其次要把握住对孩子的爱,第三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认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多花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坦诚、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5、 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顺序: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 6、 社会认知发展水平是决定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条件之一,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反映生理方面的内容;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开始涉及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学龄期的儿童则逐渐形成与学校有关的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概念。
7、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结构:由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四个方面构
成。
8、 帮助学前儿童自我教育的方法:1、给儿童充分的尊重和良好的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2、给孩子自我实现和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3、给儿童交往和对话的权利与机会,使其学会自我评价。4、给儿童提供多元的、有效的训练,使其学会自我控制。
9、 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阶段:前依恋期(0~2个月)婴儿有哭泣、微笑、呢喃等信号行为与依偎、要求拥抱等亲近行为;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婴儿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或再认,并愿与之亲近;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以后)已能理解父母的要求、愿望和情感,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高级发展阶段—寻求老师和同伴的注意与赞许的反应阶段(3~6岁)对教师的依恋逐渐产生。 10、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方法:1.父母要提高抚养质量,增强儿童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3.教师要调节自身的交往行为,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4.教师要公正地评价儿童,增加儿童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 11、 什么是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2、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社会行为特征;性格特征;外貌特征;活动材料活动性质;社会认知能力。 13、 同伴关系包含两种关系:同伴群体和友谊关系。在同伴群体中,同伴关系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受欢迎儿童,二是被拒斥儿童,三是被忽视儿童,四是矛盾的儿童,五是一般的儿童。 14、 什么是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其发展理论及对应的观点。 15、 母亲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母亲的作用在婴幼儿期特别重要,母亲总是积极鼓励和强化孩子以适合自己性别的方式行动,当儿童出现适合性别的行为时,母亲常常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反之,母亲则做出消极的反应。于是,儿童适合性别的行为因受到赞许而加强,最后形成模式。而儿童的那些不适合性别的行为则因得不到奖励而减少,甚至消
失。因此,在儿童早期,母亲是其行为最有力的强化者。 16、 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父亲在鼓励子女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帕奎特认为,母亲与儿童的关系主要是“依恋”关系,而父亲主要是“激活”关系,父子之间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总之,父亲作为社会力量的象征,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18、 男女儿童性别差异:1、男女儿童对玩具的选择有不同的偏好,2、男女儿童对游戏中玩伴的选择有不同的偏好。 19、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理解性别。 20、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景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
识,一般在3—4岁出现。 21、 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幼儿阶段,在对待婴儿的反应性上,女孩就表现出
高于男孩的反应性,3—6岁的女孩更倾向于对婴儿表现出兴趣,同时也更乐意为婴儿提供帮助,对他们的感情表达较多。 22、 双性化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和女性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
的优点和女性的长处。 23、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变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
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4、 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按发生的情境可分为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和一般情境
下的亲吻和会行为;从动机出发,可以分为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和自私的、期望得到奖赏的亲社会行为两种。 25、 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首先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
帮助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其次,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节;再次,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 26、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概念的判定因素:伤害意图、伤害行动和社会评价。 27、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类型: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28、 说谎的分类:1、无意说谎:由心理发展特点造成(1)满足愿望的心理(2)理解
性心理错觉(3)自信心的萌动;2、有意说谎:(1)为取悦家长虚夸成绩(2)慌造优越感、满足虚荣心。 29、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1、价值澄清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每个
人都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有理智的人类应该有能力学会运用“评价过程”进行价值澄清,从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观。(1)澄清应答法;(2)价值表决法;(3)价值排队法;(4)展示自我法。 2、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使儿童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角色扮演法一般较多地运用于以下一些社会行为的训练:社会技巧训练,价值澄清训练,社会冲突问题解决的训练,释放与排解情绪训练,同情心的培养训练。 30、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1)在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中开展正规的社会性教育活
动;(2)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3)在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教育;(4)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中补充和延伸社会性教育;(5)在节日文化教育活动中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6)在家一园一社区合作共育中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成效。 31、 问题行为的表现: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不适当行为。 32、 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后会承受不愉悦刺激、或者取消他正在享用的愉悦
刺激,从而达到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2a5873d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