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热点主题素材及运用

2022-04-13 14:2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社会热点主题素材及运用》,欢迎阅读!
社会热点,素材,运用,主题,最新
最新社会热点主题素材及运用

1. 立意点: 环保、责任、改革、梦想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 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2016 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最近一张手机截屏蹿红 网络。在这张截图上,24 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真的是 “一图说明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而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 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1.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 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 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如果家到地铁站口的距离较远,除步行之外的通勤方式就只能选择自行车、 “蹦蹦车”以及“摩的”等黑车。快递业的“最后一公里”,衍生出的需求催生 出各种快递柜和代收服务的商机。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让部分人看到了商机。如今各路商家开始瞄 上了用 O2O 平台改造“自行车”的机会,希望给“自行车”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目前以 ofo 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模式开始在城 市中流行起来。其他竞争者包括小鸣单车、优拜单车、小蓝单车等也纷纷入局, 想要切下一块市场蛋糕。在高校、地铁口和各大商圈等人流密集点,“小黄车” 和“小红车”纷纷扎堆现身,特别醒目。用户通过手机 APP 客户端软件的定位 功能就能查找到附近的自行车,通过手机软件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取车与还车, 并支付费用。对于在校学生和上班族来说,这种有科技感的自行车带来不少便利。

2. 立意点:规则与底线、尊重、坚守



对这个故事再熟悉不过:为了救患有阑尾炎的妈妈,7 岁的小爱迪生找来几 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让油灯的光聚在一起,机智地让家中房间变亮,医生因此成 功实施了手术。对于这则出现在人教社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名人轶事, 很少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直到 8 年前,数位语文教师开始和它“死磕”。死磕 的理由也相当充分——没有任何一本爱迪生传记提及此事,更何况爱迪生 7 时,医学史上还没出现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 2.

这些年,我们学的究竟是不是“假课文”?漫天的质疑、声讨、抗议,如雪 花扑面而来,凝结成一个大大的问号。令人欣慰的是,面对步步紧逼的读者,教 材编者没有让步,他们也较上了劲。有编者坚决回应,《爱迪生救妈妈》绝非“杜 撰”的故事,它是“有来路的”。一部 77 年前的美国黑白电影,以及一篇 34 年前的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文,就是这篇文章的素材来源。被问号击中的我,扒出 编者提及的影片和课文。

当看到头戴鸭舌帽的小爱迪生,拿着镜子围在母亲病床前那一刻,至少,这 不是一篇“比三聚氰胺更毒的假课文”。虽然救母的真实性仍然难以求证,但最 起码,它有源可溯。要不是读者和编者“掐架”,恐怕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爱迪 生救妈妈一事,除了一部老电影,并无其他可以相互佐证的资料而在故事的原 产地美国,普通人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这则名人轶事。不过,除了释疑,编者似乎


还大喊了一声“打住!”一个声音冷静地说,“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炒作。 我倒认为,只要是理性的声音,争议更激烈也无妨。倘若双方都摆出自己的观点 和依据,辩论,较真,“假课文”的质疑岂不会烟消云散?就怕不“较真”。有 编者委屈地回应,语文不是历史,主要功能应是为教学服务。也有教师淡然 称,不必纠结真实性,只要价值观向善就行。这两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如果语 教学纯粹是传递知识,我们的课文怎么会经过千百回的精挑细选,几乎所有的 文章都旋律一致地弘扬美好高尚的情感?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可能回避价值 观的潜移默化。但为了弘扬善的价值观,就可以抛掉真实的内核吗?

真与善冲突时,宁要朴素的真,也不要掺假的善。一个并不完美的真实形象, 远胜人为塑造的高大英雄。

3. 立意点:信念与坚持

让“工匠精神”照亮“中国品牌”,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 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所谓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做事的态 度,也是一种从业的追求;既是对自我的期许,也是对他人的承诺;既是一种职 业的操守,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3.堪称工匠者,必有对事业的沉静与专注,必有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追求。 他们细心打磨,不至极致必不轻付于人。他们承继传统而不泥古,融会贯通推陈 出新。他们诚信重诺,视质量品牌为生命而决不妥协姑且。他们摒弃浮躁,沉潜 于事滴水穿石,有事业心而无功利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 为各行各业所必需。小到技术研发、车间生产服务提升等微观领域质量水平的 提升,大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振兴、创新驱动等宏观战略的实施,都 离不了工匠精神的支撑。单个工匠力量虽微,但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来厚植 工匠文化崇尚工匠精神,都以工匠精神来打造产品和企业的品牌,逐渐涌现出 众多的“中国工匠”和富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就能打造出响当当的“中国品 牌”,塑造出光灿灿的“中国形象”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制造亟待匠心回归, 亟待工匠精神的注入和加持,以重振市场信心,培树国际形象,筑就“中国品 牌”。弘扬工匠精神,既靠思想自觉,也靠文化涵养;既靠政策的激励,也靠环 境的营造。既需要树立技能宝贵、劳动光荣的企业治理理念并注重产业工人素质 提升,也需要形成尊重工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经济环境,树 立技能宝贵、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既要建立体现人才和创新要素价值的激励机 制,也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迎接质量时代和步入转 型升级攻坚期的需要。让我们高扬工匠精神,照亮质量时代之前程。

4. 立意点:文化传承、初心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包括各类真人秀、亲子秀、相亲节目等综艺节目呈 现出爆炸式增长,在受到一些观众追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同质化、 娱乐化趋势,而这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的爆发提供了契机。面对文化类节目的集 体走红,《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论: “一条街上如果只有一家饭馆,这家饭馆的生意肯定不行。

4

如果是饭馆一条街,可能大家生意都好。这是一个行业的生态。包括各种娱


乐节目在内,从不同层次共同满足观众需求的娱乐努力,都是一种生态,文化 目也开始产生了某种生态,因为它有了一定数量上的积累。“但在视频节目整体 占比上,我觉得文化节目的数量,其实远远不足。文化类热播节目,还是凤毛麟 角。

同时,他认为,这些文化节目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 需求的一种努力。“有一些节目更能满足大众的情感需要,有一些满足知识传播 型的,也有一些趣味性的,还有一些是智慧型的等。它们属于有不同的层次,这 些层次最终合成一种叫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景观。各种层次没有所谓高低,大家都 应该去努力,生态越丰富,产品成长的可能越健康。”有评论指出,《朗读者》 和《见字如面》生逢其时,它们成功激活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那股无处释放的热 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看来,要理解文化节目走红的当下,必须了解 中国综艺节目模式的变迁过程。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196b7f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