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简短

2022-04-29 17:01: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简短》,欢迎阅读!
简短,反思,混合,教学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简短

这是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简短,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

今天,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很自然的会将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几道小数加减法口算,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回忆起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于是我整合了教材内容,做了大胆的取舍,并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教材,而是选择让学生自己解决,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上,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在学生了解例题的信息后,我利用提问,明晰了这道题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学生在回答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各种算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最后观察三个算式后,得到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意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开始形成,如果有适合学生自学的课程,那么,我以后会继续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更多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9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3个数连减和加减混合”。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3个数连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3个数连减和加减混合。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的规律,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小猴子摘桃子”的动画情境。在这个环节教学活动中,先由学生独立想象、思考,再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总结出小猴子摘桃子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并根据每种情况列出相应的算式,自然地进


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积极研究,表述想法,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多层练习、在上课时我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这些都是为学习连加连减打下基础,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让全班的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到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体现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下课时依旧回味,做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3

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不错。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让学生一边指竖式一边说算法以提高准确率,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一节课下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基本解决,学生能用简写竖式的方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但是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一些能力的培养在本课却忽视了,如,学生的用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于在课上没有学生用简便的方法写竖式所以我只是对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用演示讲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却没有真正的放手让学生自己用已有的连加的知识去解决本课中他们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也是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我数学课的一个弊端,以后还真的在这方面下功夫,否则我的数学课会进行的越来越困难,到那时,就不是学生不配合的问题了而是没能力配合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14bd0d9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