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原发性高血压》,欢迎阅读!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和血管病变,甚至死亡。根据2009年基础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估计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高血压的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开始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可降至正常,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1 诊断要点
①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90mmHg。 ② 一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③ 二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④ 需分别测量2~3次血压。
⑤ 糖尿病患者分别测量3次:舒张压>80m m H g,收缩压>130mmHg,或两者高于此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大多数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的患者没有症状。只有定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特别是对有危险因素的人更为重要。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直系亲属的高血压史、卒中、冠心病或糖尿病史;关于高血压的个人史,应了解吸烟情况及是否有头痛、出汗、心悸、脸色苍白等症状。饮酒可引起血压急性升高;长期饮酒可致血压长期升高。
高血压的诊断不应根据单次在诊室的测量结果而定。在测量血压之前,患者需停止吸烟至少30分钟,取坐姿或平卧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血压的袖带大小应适当,袖带应覆盖约1/3上臂长度,完全或差不多环绕上臂。袖带太小会高估真实的血压值。应在两臂各测量2次,共测4次。数值较高侧上臂的2次测量平均值应作为血压的基准值。 2.分类
( 1 ) 原发性高血压 其诊断的依据为: ① 持续上升的血压≥140/90m m Hg;②没有明确的病因;③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5%;④典型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升高;⑤发生在中青年。 (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①定义为收缩压≥160m m H g和舒张压<90m m Hg;②多发生在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僵硬;③已证明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最好的启动治疗。
(3)继发性高血压 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10%。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实质疾病(如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病)和血管炎综合征。 3.治疗
所有的患者,一经诊断高血压,就应开始进行非药物治疗和减少冠状动脉危险因素。第一期高血压患者可用非药物治疗3~6个月。在这期间如果未能把血压降到140/90 m m Hg以下,就应开始药物治疗。如果在诊断时已有终末器官的损害,或者如果有其他主要的冠状动脉危险因素,例如有糖尿病或血脂异常,一作出诊断就应开始药物治疗。重症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60mmHg,舒张压高于100mmHg)患者,诊断一经确定,就应该并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3.1 非药物治疗 应鼓励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有效的方法包括如下方面。
(1)减轻体重 肥胖(超过理想体重10%)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死亡率的升高有关。肥胖患者每减3磅体重(1磅=0.4536㎏),舒张压下降2mmHg。减肥的益处从过程的开始就出现,尽可能使体重减少10~15磅。
(2)运动 原先经常坐着的人,有规律的运动可降低舒张压达10mmHg。运动的强度应该使心率升高到最大预计值的50%~60%。每周快步行走3~5次,每次45分钟,对大多数原本经常坐着的人已经足够。然而,原先经常活动的人增加运动量,却很少能使血压下降。 (3)限制饮酒 酒可使血压急剧增高;在大部分人中,可引起持续性高血压。应鼓励高血压患者限制酒量,但即使限制酒量,饮酒还会增加总死亡率。
(4)减钠 减少饮食中钠的摄入,在大多数人中能适度降低血压。应鼓励高血压患者保持氯化钠的摄入每天少于4~6克。
(5)避免精神紧张 精神紧张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并是持久性高血压的病因。减轻压力是合理的非药物疗法。
3.2 药物治疗 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委员会(JNC)推荐利尿剂或B受体阻滞剂单一疗法作为初始治疗。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第一线药物,对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患者,需要特殊考虑。
用利尿剂或B受体阻滞剂开始治疗的主要好处是中度有效、费用合理。单一疗法的主要缺点:仅是在少数患者中,血压可控制到推荐水平;大部分患者需要两种或更多种药物。 (1)利尿剂 单独使用利尿剂时,约对30%~40%的患者有效,特别是降低收缩压。利尿剂价格便宜,有些研究和荟萃分析显示,利尿剂对老年人是特别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尿频和代谢障碍,可引起钾丢失,从而促发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和对抗高血压药的抗药性。噻嗪类利尿剂可诱发痛风易感患者发病。低剂量(氢氯噻嗪每日12.5~25)通常可避免低钾血症,减少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改变。
短效髓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是疗效差的抗高血压药,仅用于处理液体超负荷。
螺内酯抑制醛固酮,是低效利尿剂。当发生低钾血症时,它可与噻嗪或髓袢利尿剂合用,可保留钾。当螺内酯与其他储钾剂,如RA AS阻滞剂合用时,要特别注意血清钾的监测。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阻滞非活性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由于很少发生不良反应,这组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药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加,单独使用的成功率为
40%~50%;与低剂量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ACEI合用时,对80%以上患者有效。与ACE抑制剂合用的某些额外益处,不会对糖代谢或血脂情况产生不良作用,而且对糖尿病患者有强力的肾脏保护作用,避免或延迟微量蛋白尿的发生,减缓或防止发展到蛋白尿和终末期肾脏疾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引起血清钾轻度增高。
(3)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单用B-受体阻滞剂对50%~60%的患者有效。其降压机制是既降低心率又减弱心脏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输出量。所有的B-受体阻滞剂,不论是选择性(B1特异性)或非选择性(B1和B2)受体阻滞剂,降压功效都相似,它们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或者是脂溶性,不良反应由于这些特性而各不相同。
(4)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单独使用对50%~60%患者耐受好并有效。此类药的抗高血压的机制都是扩张血管,而非二氢吡啶类药(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的机制是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此类药物除了最新的二氢吡啶类药以外都可以减弱心肌收缩力,因此心力衰竭患者不可使用。现所有的钙通道阻滞剂都可以每天服用1次或2次,这个方案可大大提高依从性。短效制剂不适合抗高血压治疗。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和B-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血
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有很好的降压效果。同时使用一种B-受体阻滞剂和一种能显著减慢窦性和房室结的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应谨慎,要注意造成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其他的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二氢吡啶类)和便秘(维拉帕米)。
(5)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选择性地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产生与ACE抑制剂相似的血管扩张作用,是非常有效、耐受性理想的制剂,其不良反应与ACE抑制剂相似。这类药与ACE抑制剂一样对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由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价格高昂,而ACE抑制剂有明确的疗效,对糖尿病患者可以用一种ACE抑制剂开始,不耐受ACE抑制剂的患者可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的咳嗽发生率比ACE抑制剂低(小于5%),但在用ACE已有咳嗽的患者,则咳嗽的发生率要高得多。
(6)a-受体阻滞剂 a-受体阻滞剂作用于血管突触后的a-受体,产生动脉和静脉扩张。由于a-受体阻滞剂不减少心输出量,因此他对运动耐受性没有不良影响。这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体位性低血压。a-受体阻滞剂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此可减少冠心病的的危险性。
(7)综合疗法 合并应用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比单用某种药的效果大得多。许多专家推荐合并用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这种综合疗法往往是每一种药的剂量小,而使不良反应减少,例如一种小剂量噻嗪利尿药可显著增强A C 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或血管扩张剂的抗高血压功效。B-受体阻滞剂可加强血管扩张剂的降压效果,并可减少反射性心跳加快。低剂量的组合使用非常有效,并可能产生较少的不良反应。 4 预后
高血压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已有并发症或同发病(如糖尿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得到很好的控制。避免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是要在损害发生之前发现和治疗。因为降压药可控制血压,但不能治愈高血压,患者必须持续服药来维持低血压水平,这样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必须让患者充分了解坚持终生服药的重要性。及时合理的高血压治疗可减少卒中、肾衰竭、心力衰竭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时不仅要考虑它们的降压性能,也要考虑心血管、代谢、肾等方面。努力控制一切心脏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取得最佳结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孙静平,杨兴生,中国医刊,2011第九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145df60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