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制节目《撒贝宁时间》的品牌延伸》,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制节目《撒贝宁时间》的品牌延伸
作者:赵晓营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11期
【摘要】电视法制节目作为国家普法和民众懂法的重要平台,一直在电视节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各地市电视法制节目的大规模创办以及娱乐化的冲击,法制节目出现了同质化、非专业化等现象。电视法制节目市场需要新形态的节目来突破目前的不景气局面。2013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撒贝宁时间》,自开播以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在全国同一时段播出节目的前五名,为亿万观众展开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全新模式,2013年第三季度首次参评的《撒贝宁时间》就进入了央视所有节目的前30名,获得了台品牌栏目的称号。本文将从媒介优势、节目定位、主持人、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其解析,以求为其他电视法制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品牌化;传播者;主持人;虚拟现实;沉浸式传播 1. 媒介优势——宽广的播出平台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渠道,也即需要承载信息的媒介。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一个好的传播平台将会为节目的传播提供天然的优势。《撒贝宁时间》的传播平台为CCTV综合频道,CCTV是中国的官方媒体之一,是中国电视界最有实力和权威性的平台,拥有中国境内最广泛的收视人群,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CCTV极大的传播覆盖范围、极强的传播权威性为《撒贝宁时间》的品牌化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为其知名度做了良好的铺垫。 2. 创新型的传播队伍
2.1后方主力传播者——制片组创新传播内容
首先,从节目形态发展来看,目前我国法制类节目已经有法治资讯类、法律故事类、服务调解类、栏目剧类、讲坛辩论类等很多种,但是推理探案类节目在国内尚无定型,有的法制节目中会有一点逻辑推理探案性质,但也只是节目的一小部分,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于是在节目定位上,《撒贝宁时间》选择了探案推理类节目形态。节目对刑侦逻辑、刑侦推理和刑侦智慧的展现和表达改变了以往法制节目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节目对案件的介绍,而不能参与其中进行思考、推理、判断的弊端。节目受众在观看中不仅了解到案件的侦破过程,更通过积极的参与锻炼法治思维,增强法律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节目内容都是从《今日说法》中精挑细选出那些经典案例,节目的选题大都是我国老一代刑侦专家和各地刑侦高手所侦办的著名案件。选择案件从不选择有疑点的案件,对于案件中可能存在的疑点,力争找到证据,用证据说话,保证节目的严谨性与逻辑性。相较于一般法制节目选取案例的不典型性甚至案件的不真实性,《撒贝宁时间》做到用一条串联的证据链一一为观众解读疑问。节目通过展现善与恶的较量,诠释正义与法治的力量,让受众收看节目的同时,体味人间百态,感受中国法治建设的进步,从而实现节目的普法教育功能,发挥法制节目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最后,节目拍摄要求严格,手法新颖。采取不平常的拍摄方法,多两极镜头,重光影效果。在中景的拍摄上更是严之又严,要么不平视,要么平视必带前景。保证给受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同时,拍摄时不拍全景,不拍全身拍肢体,拍写意不拍写真。总之,按照沙龙的一句话就是给人看不平常的画面。节目拍摄依然讲究真实性原则,整个片子只有两个地方可以是假的:一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可以帮当事人造假的名字、职业、住址、家庭成员关系。二是从警方刑侦技术保密的角度出发,可以帮警方把某些具体的办案细节,含混地一句带过,或编一个方法。高标准的拍摄手法保证了节目的真实性、可信性。 2.2前方主力传播者——主持人
主持人作为节目最直观、最形象的传播者,对节目的传播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就曾指出知名度和可信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传者的知名度、权威性越大,传播效果越好。霍夫兰在1951年“说服性效果”研究中也得出,传者可信度越高,说服力越大。因此提高主持人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是节目提高传播效果的制胜法宝。可信度不是一个空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内容。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第二是专业权威性。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撒贝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与法律素养,是专家型的主持人,具有专业权威性。而我当时作为北大法律系刚毕业,可能涉及到法学理论,或者法律事实稍微复杂、法律概念比较专业的一些案例就让我来做。所以我一开始给观众的印象就是相对偏于专业一点儿的法律主持人。从1999年同《今日说法》一同出现在观众面前至今,撒贝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其权威性赢得了观众的信任,观众亲切地称其“小撒”。同时,撒贝宁还担任中央电视台《梦想星搭档》、《开讲啦》、《出彩中国人》、《挑战不可能》等节目的主持人及参加了今年热播的央视大型明星户外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这些节目中,撒贝宁展现给观众的是其除了法制节目的严肃端庄外的阳光向上、幽默风趣、多才多艺、善良正义的充满正能量的一面,这些形象不仅颠覆了观众对其严肃正经的刻板印象,为其吸引更多的受众,更使其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而《撒贝宁时间》以其名字命名,更是强调了节目对主持人品牌化、符号化的定位,这也是《撒贝宁时间》品牌化的关键。
3. 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演播室和沉浸式传播
《撒贝宁时间》采取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演播室形态,这在国内固定电视栏目制作上还是首次。即在演播室搭建一部分实景,作为撒贝宁的工作室,而其他部分则采用电脑设计的涉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案件事发现场的场景和环境。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主持人从现实穿越到事发现场寻找破案线索,又可以让主持人从现场回到现实,把证据带回工作室分析破案。在虚拟现实的演播室中,不同于常态演播室中的主持人——只是起着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和串联节目的作用,撒贝宁像侦探一样深入到案件中去亲自取证、分析、推理,并以侦探的视角带动观众破案。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交互性、沉浸感和想象性特征的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沉浸式传播,使得撒贝宁完全沉浸于三维技术所制造的虚拟场景中,在其中取证,还原案发现场场景,并且将观众带领到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一同梳理、分析、判断。这样的传播方式不仅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演播室效果,更强化了节目的悬疑感和推进感,使得主持人和受众体验到警方侦查案件的状态,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提高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如今电视上充斥着娱乐节目,甚至法制节目这种严肃性的节目也走向了泛娱乐化:追求戏剧性、刺激性的故事讲述,法律分析的随意性、案件的不真实性等。电视法制节目行业急需一档品牌节目来为其他法制节目树立一个标杆,《撒贝宁时间》作为国内首档法制探案推理类节目为我国法制节目市场吹来一股清风,其传播队伍对节目内容的创新整合,对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化定位,以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来节目传播方式的改变等措施值得其他法制节目从中思索出自己的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9
[2]沙龙.你所不知道的《撒贝宁时间》[J].中国电视(记录),2014,06:30-35 [3]李海洋.我拍摄了《撒贝宁时间》的样片[J].中国电视(记录),2014,06:36-3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1448b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