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咏鹅》————未见其“鹅”,先闻其声

2022-04-20 01:12: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骆宾王《咏鹅》————未见其“鹅”,先闻其声》,欢迎阅读!
骆宾,王《咏,闻其声
骆宾王《咏鹅》——未见其“鹅”,先闻其声



/赵方涛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历来为人所称道。论其写作手法,名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实在太经典,忍不住抄录如下: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细读唐诗,我忽然惊奇地发现: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竟有一群白鹅已经以同样的方式出场了。这首诗便是骆宾王的《咏鹅》。其诗曰: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时至今日,白鹅还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家禽。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白鹅却是一种雅物。据史书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酷爱白鹅。有一次,为了得到一群白鹅,他竟不惜替人家抄写一



1


卷《黄庭经》来换。后来,李白那两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就是运用这个典故。其实,王羲之是落入了人家事先为他量身定做的“陷阱”



骆宾王与同时代的王勃、杨炯、卢照邻被人合称“初唐四杰”他从小就有神童之誉。相传,这首《咏鹅》就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表达了小诗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鹅,鹅,鹅”是白鹅的叫声。小诗人先听到白鹅的叫声,才看到白鹅“曲项向天歌”的身影。这真可说是“未见其‘鹅’,先闻其声”了。其实,“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比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以及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也都是运用了此种写作手法。



现在,再说回骆宾王这首《咏鹅》。就其习性来说,白鹅喜欢一边步履蹒跚地走路,一边伸缩着脖子向天鸣叫。因此,“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两句诗,我们不仅能听到白鹅的叫声,仿佛还能看见它们蹒跚的步态。



这首小诗可拦腰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写出了白鹅在陆地上的神态与动作;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则写出了白鹅在水中的神态与动



2


作。至于“白毛”与“红掌”“绿水”与“清波”的对仗,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且不去说它。单说“浮”与“拨”两个字,虽然都是动词,却大有不同:“拨”字表现了白鹅两条腿的动态;而“浮”字则表现了白鹅上半身的静态。“拨”字是以动词描写动态,“浮”字则是以动词描写静态。小诗人竟能用动词来表现静态,你说神奇不神奇?所以,后两句诗所写乃是一群将动静有机结合为一体的白鹅。同时,透过这两个字,我们还可以想见白鹅在水中嬉戏时的轻快。另外,小诗人描写白鹅从陆上写到水中,他是怎样过渡的呢?原来,在“曲项向天歌”一句中,正隐藏着白鹅一边鸣叫,一边步履蹒跚地走向水边这个意象。



木心先生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与之类似,白鹅的白毛与红掌在陆地上固然好看,然而只有在绿水与清波的衬托之下,才最好看。不仅颜色更鲜亮,还有动静状态的自然和谐。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0b545f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e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