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

2022-08-03 07:34: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 》,欢迎阅读!
文人,中国,民间,美术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

作者: 朱叶

来源:《美术界》 2011年第8



TEXT,朱叶

一、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的异同

要追溯民间美术与文人画二者是否同根同源,首先要了解民间美术与文人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从民间美术与文人画的创作群体、艺术风格以及审美意境等几个角度着眼,来比较民间美术和文人画二者之间的异同点。

1.创作群体的异同

在我国的唐宋绘画史论中,文人画画家和民间画工的界限并不明显,各种美术也没有分门别类,都统一收入了画史之中。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时有张爱儿,学吴画不成,便为捏塑。玄宗御笔改名仙乔,杂画虫豸亦妙。”民间美术方面的如:“窦师纶,字希言,纳言陈国公抗之子,初为太宗秦王府谘议,相国录事参军,封陵阳公。性巧绝,草创之际,乘舆皆阙,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陵、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官至太府卿,银、坊、印三州刺史。高祖、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据上述资料记载,雕刻、捏塑、织锦图案设计都收入了《历代名画记》中,捏塑艺人张爱儿和刺史陵阳公,亦未划分为王公贵戚、庶民艺人以标目分列。

民间美术中的绘画,其实同样是中国画,只是因为后来“民间画工”与“文士”的社会位不同,所以画出的作品被分别称为“民间美术”和“文人画”。民间画工终生以作画为职业,他们的作品主要是道释人物画,在以山水、花鸟为主体的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更显示出民间画工的作品乃是中华民族绘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艺术风格和审美意境的异同

文人画的画体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门类,有工笔、写意、水墨、勾勒和设色等主要表现形式。而民间画工所作的山水、花卉、博古、人物等画体,大都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上以线描为主,其绘画的目的也不同于文人画为了写心或自娱,所以作品的面貌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山东潍县年画中的四条屏山水画,一幅题作“满地江湖一鱼翁”,画中一位渔翁坐在湖边石头旁的小船中,而柳树下的桥上又画了一位从田间归来的农夫,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且这幅山水画的构图、章法兼有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法则和民间美术的意趣。

文人画中,大凡不属于山水、人物或界画、花鸟等一般门类者,则归小景杂画、博古瓶花等。这类题材的名家之作不多,大抵为画工所擅长。至于仕女人物画,民间画工不但擅于画历史故事、刀马人物等带有情节的作品(如年画、壁画等),也创作四扇或八条屏风形式的人物画,题材内容则多有典故。如“琴棋书画”,画俞伯牙弹琴遇知音、赵颜观棋求长寿、王羲之书成换白鹅、张僧繇画龙点睛双飞去。

文人画和民间美术,同是中国美术组成的部分,两者之间的欣赏对象不同,但又相互影响和渗透。文人画是我们民族美术遗产中有高度艺术成就的瑰宝,而民间美术同样有其可贵之处,也不可轻视为文化不高者所作,忽视其内涵的民族精神和灵魂。

3.材料和创作方法的异同




“文房四宝”中的笔和墨,本来只是中国画绘画过程中作为“器具”被使用着的两种普通工具。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四宝”中的“笔”和“墨”在经过多次反复的演变与升华后,发生了“由技而道”与“技进乎道”的转变,演变成为中国画表现内容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用墨”也是和“用笔”的情况相类似,以一种灵活多变的方式,用“墨色”浓淡与明暗变化的形式来展现画面中气韵的生动、意境的辽阔与内容的纷繁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这种手段自身的纷繁与复杂,也由“技进乎道”,上升为画面中一种能够表现画家自身人格特征的审美内容。

除了笔、墨这两种最具变化的表现方式外,通过宋元时期苏东坡、赵孟頫等人的大力提倡,到了文人画走向鼎盛阶段的明清时期,“文士”更是通过题款、题诗、盖印章等多种方式,将篆刻(金石)、书法与诗歌艺术引进了中国画画面,进而使得中国文人画艺术更加高雅,变成了一种集众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精英艺术。自从在文人画发端期间谢赫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后,在长达一千五六百年的岁月里,历代“文士”们遵循着先贤的教导,从置阵布势、结构程式到透视方式、色彩模式以及审美理念、哲学导向等方面都作了反复的体验与总结,终于使“文人画”这一枝奇葩臻于成熟,近乎于完美。而比起魏晋南北朝之前,文人画起步时的那种只会在平面上“勾勒填色”的中国画,更是丰富了许多。如果从以“有限”来表现“无限”的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文人画”也确实实现了“文士”们“以道入画”、“以道临画”的初衷,真正达到了一种“以画媚道”和“以画通道”的高度,从而进入到了“天人合一”境界。

综上,民间美术与文人画之间的不同首先是创作者的身份不同。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多为地方的“民间画工”,社会地位相对低下。而文人画的创作者为“文士”阶层,其前身是社会治舞台上的主流。其次,民间美术作品和文人画作品的创作难易程度不同。民间美术对创作前文化底蕴、笔墨技法要求简单,且绘画材料也较为简陋。而文人画对作者的文化涵养、笔墨修养、书法基础等各项要求都相对较高。第三民间美术和文人画的创作理念也有所不同。民间美术可以说是一种实用美术,主要承担了民间的图腾信仰和后来的佛教、道教的传播,以及满社会底层人们美化生活的需求,文人画则本着取悦作者自身的审美需求,寄托文士阶层的人生理想于其作品之中。最后,就民间美术和文人画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文人画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民间美术。因为一直以来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中流砥柱,影响了后世绘画的走向,而民间美术是在近现代才慢慢受到重视的。“文人画”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审美取向,而“民间美术”则受地位、地域的限制,仅在某一地区影响当地的艺术风格走向。

民间美术和文人画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也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从传承方式、以线造型的绘画技法和创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作品的写实性这些方面,二者异曲同工。

二、民间美术与文人画的同根同源

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在其历史早期和世界其它民族的文化形态一样,是没有“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化”的区别的。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入到后来的阶级社会时,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承担记载“文化成果”的中华民族的文字最终走上了一条结构比较复杂的象形文字的道路,掌握起来相对困难,这使得中国大多数的劳动者最终蜕变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没有“文化”的群体。而在这个无法掌握“文字”的劳动者群体中,人们所借以传递“知识”的方式就只能在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中徘徊,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惯性,使中国一些原始文化的精华得以从远古的年代一直传承到今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结构复杂导致它达到成熟的时期相对地晚些。“当中国的文字发展到可以记录社会文化成果’的时候,由社会精英文化所代表的‘上层’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种‘不语怪力乱神’的比较理性的阶段”。于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早期的成果被保留和记录在“典籍”中的,就只能是作为文化的“精华”而被结晶出来的所谓“诸子百家”的一些学说。因此也就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一场严重的文化“分裂”。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以春秋战国前后为分水岭,从此便“一分为二”,以“精英文化”与“民文化”这样两种“在朝”与“在野”的不同身份,在不同的轨道上各行其道,一直行走到今天,致使今天的“民间美术”与“文人画”重新相见互不相识。【朱叶,陕西省榆林学艺术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0614af4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d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