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智慧课堂

2022-12-25 08:08: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智慧课堂》,欢迎阅读!
创设,情境,构建,课堂,智慧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 郑玲萍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58-01所谓情境,是指某种场合下的一种氛围,是人的身心投入到一定情境中的一种状态。小学一般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两种:一种是明确的问题情境,问题是给定的、条件是明了的、答案是确定的。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已知的,所以是封闭的问题情境,这种题型过多的重复练习,容易结构化、模仿化;另一种是需要发现的问题情境,要求教师常常从生活实际中摄取一些场景、画面、事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这种带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其教育价值和意义是重大的。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产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情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就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谈几点看法。1.创设现实性的情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问题源于生产、生活,小学生更加喜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生活中的事例引进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眼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具有特色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有意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新授课):师:学校为美化校园,打算“买50盆月季花,要用多少钱?”(师出示)生:(疑惑)不能算。教师借机出示两条信息:①心连心花店7盆月季花42元;②手牵手花店6盆月季花30元。提出问题:到哪个花店买比较合算?要用多少钱?此片断中教师把“归一应用题”置于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将枯燥、呆板的解题过程置换成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不能不说是这节课设计创意之笔。这样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由此也充分激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能力。2.创设开放性的情境。数学课程要求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行教材中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除了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还要逐步引进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答案上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的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的不足。例如:教学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出示下列一些条件:1)一瓶药30粒。 2)平均每天吃6粒。3)吃了4天。 4)吃了24粒。教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一瓶药原有30粒,24粒,还剩多少?②平均每天吃6粒,吃了4天,吃了多少天?③一瓶药有30粒,平均每天吃6粒,可以吃多少天?④一瓶药原有30粒,平均每天吃6粒,吃了4天,还剩多少粒?紧接着,教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由于①至③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学生能很快地回答,但是第④题却是新授的例题,这样大部分学生就陷入了暂时的困惑,并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此片断中,开放性的导入情境既复习了与新知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为学习知识作铺垫,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创设实践性的情境。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诱发问题意识,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操作式情境,或者是应用过程中产生疑问的实践式情境等。这样,就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改变了以往依照课本推出圆的面积公式的做法。打破教材,完全放手,引导学生把圆(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为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学生经过思考转化,不一会儿,硕果累累:有的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有的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形,有的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有的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等腰梯形,有的把圆割拼成两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并分别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此片断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实践性特强。这样,就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明确了知识的根源,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真正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4.创设挑战性的情境。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太容易,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例如,教学《三步应用题》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年级同学去春游,其中三(1班有22个同学想划船,公园里有大、小两种船,一条大船能坐8人,一条小船能坐3人。要使他们能同时坐上船,要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你有什么租船的方案?不一会儿,出现了四种各有理由的方案:①2条大船、2条小船,理由:人数正好;②1条大船6条小船,理由:加上老师;③3条大船,理由:最省钱;④8条小船,理由:游览方便。此片断中,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和有效方法。当然,创设问题情境 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借助童话故事、做游戏、猜测、错例反证、考察、实验等都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不管怎样,根据需要,只要合适就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目的要明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否则,再好的问题情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徒劳的。2.形式要新颖。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表现形式必须要新颖、奇特、生动,对学生能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对此事的关注和兴趣。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都不同,所以中、低年级应以“好玩、新奇、有趣”为主;高年级应以“实用、挑战”为主。3.难度要适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所产生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4.方法要灵活。由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往往综合了许多因素,比较复杂,如果教师让其原封不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定会受到知识水平、能力、时空的限制,解决起来很费时。因此,教师要做灵活地处理,对现实情境中的有些因素进行提炼,删去多余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增添表达的内容,突出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很快地进入状态,直奔主题,为教学服务。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通过其自身的积极主动探索与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并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编辑:朱泽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030dff0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