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知错就改_议论文写作论据_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知错就改_谈论文写作论据_高考作文素材
一个人必需把他的全部力气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气铺张在任何别的事情上。--《托尔斯泰传》
《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肯定要改'士季很兴奋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圆满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照旧,最终终被臣下刺杀。历史上确有能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后来臣下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最终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楚国最终强大起来,楚庄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蔺相如由于'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由于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列宁曾说过:"聪慧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快速订正错误。'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峻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楚文王曾经沉迷于打猎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
1
对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坚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这样反复做了两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说:"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干脆真的打我一顿吧!'太保申却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们心里感到耻辱;对于小人,要让他们皮肉尝到苦痛。假如说让君子感到耻辱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尝到苦痛又有何用处?'楚文王听后深深自责,从今不再去打猎,也不再沉迷女色,奋勉图强,不久就兼并了39个国家,扩大了楚国疆土。
文王因改过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国的盛况,然而有着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却由于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成熟起来。 法国宏大的思想家卢梭写过着名的《忏悔录》,他要做的是"把一个人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因此在《属性录》中,他直面自己的隐私,痛责自己的过错。他曾写道,自己少年当仆人,偷过仆人家一条用旧的丝带,仆人发觉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此嫁祸于诚恳的女仆玛丽,破坏了她纯洁、和善的名声。 那时的卢梭是可恶的,自己偷东西还嫁祸于人,但后来他仍受人敬重,为什么呢?这就是由于他能勇于承认错误,并能准时改正错误,而不是掩饰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729b3f4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