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欢迎阅读!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古人称这个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清明柳
插柳,作为清明节重要的文化符号,历经唐宋元明清,似乎一直没再衰微。这与寒食习俗截然相反。
在南宋的京城,清明时节,屋檐插柳已蔚然成风。 当时,家家都到西湖边上折柳,甚至把湖边柳树都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故有诗人感叹: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柳树属于杨柳科,泛指其中柳属、钻天柳属的500多种植物。柳树也有性别,可分为柳男与柳女;柳花花序由若干朵小花组成,被称为葇荑花序。
柔荑,在古时常被比作女子的手,赞其温软、细滑。《诗经·硕人》中描述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美目盼兮! 借柔荑喻柳树之花,可见古人对柳之爱。
每一朵柔荑小花发育成熟后,花内的小蒴果逐渐裂开,带着种子的白色柳絮,便漫天起舞。
柳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另外,它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
栽培最早的植物之一,甲骨文中就已有柳字。
古人为什么选择清明时节折柳枝插于门上呢后人对此解释不一,分歧颇多。
萧放博士有自己的见解。他以为,古人选择柳枝避邪,主要因为柳树是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所以杨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
而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也颇有实用意义。据载,有的地方在清明时插柳条于屋檐,是用来预报天气。而这样的说法正契合了古谚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之说。 更有意思的是,柳叶也不输给柳条。夏秋时节,柳叶会在阴雨天前变白,客串一把天气预报员。 让清明文化文化起来
清明节,在众多的习俗与作用中,时刻蕴含着中国文化。 清明前夕,郭德纲亲率德云社众人到侯耀文坟前哭祭,诉说委屈。尽管只有一束白花,看着跪倒一片的徒子徒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明文化的压抑。
中国已进入泛文化时代。其实,郭德纲完全可以让形式更世俗一点:电子炮、鼓乐队、花圈花篮阵......轰轰烈烈,岂不风光但他没有这样做,一花,一跪,一哭大有意境,惠而不费,高调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郭德纲是有文化的。此次四分真情六分示威的祭师秀让世人充分领略了中国清明
文化的魅力。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只看到了德云社众人统一的黑衣黑裤,一起下跪叩拜的镜头......当这样的视觉冲击被一次次放大的时候,清明文化便只剩下下跪叩拜、一色白花之类的物质化外壳了。
有关专家考证,清明文化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其核心内容是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对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我们总是以烟花爆竹,纸钱鱼肉,以焚香叩拜,纸船车马这些物质化空壳的形式来表现、传承清明文化,21世纪文明又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但在今天的社会里,包括清明文化在内的文化,都在拼命地用外在的物质形式进行包装。到底是文化发生了扭曲还是社会审美发生了变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68e85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