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古文运动

2023-02-06 10:0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古文运动》,欢迎阅读!
古文,唐朝,运动
唐朝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中的前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俩都是唐代人,而且两人都是中唐文坛上“古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倡导的文学革新,其实就是散文复兴运动,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名词,历史上也称称“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之所以由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并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是由于唐代文学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

首先,由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发展到唐代的必然结果。

其次,这场“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唐德宗李适(kuò)贞元年间和唐宪宗时期的社会现实的文学反映。

最后,就是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的优秀散文家,他们以自身深厚的古文理论和作品对“古运动”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古文运动”的发展史

我国古代的散文,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到了魏晋,形成了一种骈俪文体,六朝时极为兴盛,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当时叫“今体”,也叫“俪辞”。

“骈文”的名称是从唐代柳宗元才开始叫起来的。他在《乞巧文》中说这种文体是“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后来就简称“骈文”或“四六文”。

“骈”字的本义是指二马并驾。汉代许慎的《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骈,驾二马也。”

“骈文”这个名称是很形象的,它要求:句子对偶,四言六言相间作对,音韵也必须协调,并且注意音响和节奏,富于音乐性。

这就大大提高和丰富了文学艺术性能和技巧曾经起过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

但是骈文发展到后来,产生了极大的弊端,它的末流,无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堆砌华丽的辞藻,玩弄玄奥的典故,加多了音韵的限制,完全讲求形式,使这种文体萎靡和僵化,直接阻碍了散文的发展,所以对“骈体文”的改革势在必行,也到了不得不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纵观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之路,其实早在南朝骈文鼎盛的时代,就有与之相对立的“复古”萌芽。南朝梁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刘勰就已对骈文不满,在他所著的《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明道”的主张。

西魏文帝大统十年(公元544),宇文泰就用行政命令反对骈文,宇文泰后来成为北周的开国皇帝。

刘勰提出的“明道”主张和宇文泰用行政命令反对“骈体文”这两件文学史上的事情,可以说是发出了以古文代替骈文的先声。


刘勰《文心雕龙》·书影

后来北魏、北周之际的文学家柳庆用古文写贺表,北周文学家苏绰模仿《尚书》《大诰》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也提出“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的古文创作主张。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直接下令反对骈文,李谔上书倡导“复古”运动。隋朝末年的文学家王通在《王道篇》中明确地说到:“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道从何而兴乎?”从王通的观点就可以看出,他对骈文的反对思想是很明显的。

到了唐代,尤其是武则天在位时,文学家陈子昂又一次提出了文学改革的口号,被称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先驱者。《旧唐书·文苑传》中说:陈子昂以后,“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

陈子昂绘像

陈子昂之后,一大批文学家,如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相继提出古文改革的理论,特别是元结,在古文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陈子昂、元结等人的古文改革理论和实践为后来韩愈和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启开了先河。

在骈文由鼎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中,反对骈文的斗争是不断发生的,由古文代替骈文的一场大搏斗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本身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是 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但是韩愈和柳宗元之前,反对骈文的人如此众多,都不能形成社会运动除了他们自身的弱点之外,主要是社会条件不成熟。

韩愈绘像

而这种现象到了韩愈柳宗元的时代,则变成了一种轰轰烈烈的文坛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为“古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可以说是“古文运动”的卓越领导者。他们自身卓绝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都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

在韩愈和柳宗元手中,“古文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对同时代热爱古文创作的青年后辈起到了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尤其是韩愈有在国子监博士任职的履历,他更是将他的古文创作理论进行了不遗余力地推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b30905e7a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