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顾茅庐》,欢迎阅读!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1]。《三国演义》[2] 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北上到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后人将其更名为《隆中对》)。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后来的种种攻略皆本于此。
成语典故出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前出师表》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的歌颂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朝 杜甫 《蜀相》颈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明朝 游俊题于「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鼎足未安星有陨,阵图留于浪涛舂。」-- 明朝 唐伯虎《三顾》。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白居易 《咏史》。 文学的模仿
后世小说的情节模仿者:
如《东周列国志》第26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日本文学中的竹中重治(1544年-1579年)。 《武功夜话》「三请竹中」。 《绘本太合记》「七顾栗原山」,人称「太合七顾」。 柴田炼三郎的《丰臣秀吉传记》。
竹中重治之子,竹中重门所著的《丰鉴》中,作了「今孔明」的比方。 现代用法 「三顾茅庐」的现在用法是企业为了求贤良栋材,亲自拿优渥的条件去寻问之,这就成了「三顾茅庐」。
相关成语 初出茅庐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3]
如鱼得水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近闻刘豫州三顾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就是说好像鱼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或很适合的环境。[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950b33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