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管仲答案版

2022-07-14 22:09: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阅读 管仲答案版》,欢迎阅读!
管仲,文言文,答案,阅读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与鲍叔牙游 游:游玩 B.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匡:匡正 C.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称赞 1.A(游:交往)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管仲的功绩或思想的一组是( )

①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②知时有利不利也 ③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④子孙世禄于齐 ⑤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⑥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2.B(②④都是写的鲍叔牙;③写的是鲍叔牙对于管仲的了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知道管仲有才干,虽然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

B.鲍叔牙是管仲的知音,虽然管仲经常遭遇挫折,但鲍叔牙还是一如既往的理解他,帮助他。C.鲍叔牙的子子孙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领有封邑达十多代,常常成为著名的大夫。 D.管仲担任齐相以后,劝说齐桓公南下袭击蔡国,讨伐楚国,征讨山戎,劝燕国实行召公时政治,劝桓公信守与曹沫的条约,诸侯因此都归服齐国。

3.D(“劝说齐桓公南下袭击蔡国”和“征讨山戎”是不对的,这两项是齐桓公想做的,而被管仲制止的。)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①我曾经数次当官又数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能,而是知道我是没遇到好形势。(仕:做官。见……于:被(这是被动句的一个固定句式)。不肖:没有才能。遭:遇到。)

②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②百姓需要的,就给予他;百姓反对的,就废弃它。他在执行政事的时候,擅长把本来有害的事变成有益的事,把本来要失败的事,转变为成功的事。( 所字结构:翻译成名词性的短语。予:给。去:废弃,废置。善:擅长。)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管仲贫穷,经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当小白被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齐桓公任用,在齐国主持政事,齐桓公因此也成霸业,多次联合各国诸侯主持盟会,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这都是管仲的谋划。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管仲做了齐相掌管齐国的政事以后,由于齐国小,又处在东海边上,所以就发展工商业积聚钱财,以使国家富足,军队强大,并且和人民的好恶相一致。所以在他所著的《管子》书中说道:“仓廪里充满了米谷,人民才能重视礼节;衣服食物丰足有余了,人民才能知道荣辱;在上位的人遵行礼度,父母兄弟妻子的关系才能和睦团结;礼义廉耻若不能施行,国家就要灭亡。颁布的命令如同有源的流水,那么政令就能顺合人民的心愿。”所以他的政论平易而又容易施行。百姓所需要的,就给予他;百姓所反对的,就废置而不施废弃它。他在执行政事的时候,擅长把本来有害的事变成有益的事,把本来要失败的事,转变为成功的事;重视衡量轻重的法度,审慎对事情的权衡。齐桓公本来因为生蔡姬的气,要南下袭击蔡国,管仲却劝桓公讨伐楚国,斥责楚国不把包茅朝贡给周室。齐桓公本来是北面征讨山戎,管仲因而劝燕国实行召公时的政治。齐鲁两君在柯地会合时,齐桓公想背弃他与曹沫所签订的盟


约,管仲从而劝桓公信守条约,诸侯因此都归服齐国。所以说:“知道给与就是获取,这是为政的法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d20d53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