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多元化主体及其能力提升路径

2022-07-06 08:36: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多元化主体及其能力提升路径》,欢迎阅读!
新时代,多元化,路径,治理,主体
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多元化主体及其能提升路径

作者:肖杰

来源:《求知》 2019年第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客观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这一现实挑战对于我们加强多维度的国家治理研究提出了新要求。而国家治理不同于以往国家统治、国家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实际情况更多倾向于管理的模式,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国家管理模式向国家治理即多方协商治理转变。

一、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

在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较为简单,社会关系不复杂,各个组织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具有强大优势的单一主体方式能够维持很长时间的管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际关系变得日趋复杂,社会成员间的联系亦变得频繁,组织间的交流增多,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逐渐不再适应这样新的形势和环境,失去了原本的优势,效率低下,难以维持,这就需要多个主体共同治理。

1.新时代国家治理维度的多重性。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曾经一度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统一调度,造成了生产力的低下和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了市场经济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事业在国家的发展中也逐步展现出其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国家治理的主体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不能仅仅包含政府,还应当包含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由于国家治理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共同治理的结果,由于其领域的不同,那么主体也就不同。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呈现“强政府、弱社会”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特殊、生产力低下、国际形势复杂等因素,我国建立了“全能型”政府,包办所有事务,当时的管理模式是单一的,管理主体就是政府,也是单一的。国家通过政府权力对社会全面干预,架空了社会的权力,使得社会逐渐势弱,逐步依赖政府的扶持和管控。到了20世纪50代,单一的主体管理模式逐渐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经济,政府与社会的矛盾日益激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引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给中国带来了深层次的改革。最为突出的就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企业和社会,给予了它们一定的自主权力。这就意味着社会逐渐增强自主性,个体权利得到了解放,国家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和健全。

2.新时代国家治理目标的多元性。在现代多中心治理体系中,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主体,它更多地扮演着一个中介者和裁决者的角色,制定多主体治理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同时为它们的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国国家治理的具体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回应社会组织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多元多样、民主意识和权利观念普遍提升等新的社会特征,依照科学、民主、依法、高效等原则优化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优化政府结构和运行机制,优化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确保整个社会肌体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由此可以理解为多个主体在共同目标下共同活动,达到最终目标。政府和市场社会组织形成合作伙伴,互利共赢,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效益,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多元化主体的产生不是突发的,而是受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社会


分工进一步细分、国家需要治理的领域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更加专业化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形成了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的主体,通过其自身改革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个体和组织等其他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能够有效控制社会秩序,使其成为有序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发展中起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同时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管理配合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中重要的主体,其社会职能能够很好地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提供政府职能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同时还能够有效监督和抑制政府权力的滥用,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公民的意志就是我们国家追求的目标,国家权力行使的目的就是满足公民利益的诉求,符合最广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只有公民提出自己的诉求,提高公民的自我权利意识,才能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二、新时代提升国家治理主体能力的可行性路径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就决定了在多元化主体协同共治体系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管理下的管理体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体制机制。这体现了党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核心位置,发挥着核心作用。对此,有学者指出,“执政党做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选择有其深远的政治战略考量,其政治定位在于,优化国家治权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重构政权合法性以确保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导主体,其政治组织优势是基本的保障。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最能听到人民呼声的组织,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和反映人民的意志。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在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始终紧密联系群众,牢记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中国共产党具有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建立了高效、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证了人民的意志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有效得到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因此多元化主体的国家治理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多元化治理。

2.提升多方主体治理能力。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已经确定,多元化主体共治的理念也已达成共识,可是想要取得好的治理结果光有理论的创新还不够,还需要提升治理的能力。那么就要从多个主体入手,一一探寻其治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是优化政府治理能力。政府职能由原来的“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突出服务职能,建立高效便民、诚实信用、依法执政、清正廉洁的政府。改革政府机构,裁掉冗余的部门,精减人员,提高国家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廉政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简政放权,对行政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协调好与市场社会、个体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的作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同时政府还要推动社会治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将一部分公共服务授权给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机制,提高它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推动国家事务的治理。此外,还需要转变权力本位的思想,树立公民本位的思想,确立公民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公民的自主性,发挥公民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作用。

二是强化市场治理能力。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其对资源的完全配置就说明将由市场决定生产的内容、方式和销售,这些都不再由政府完全决定。政府逐步取消对企业生产内容的复杂审批过程,精减审批程序,使市场能够自由高效地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竞争中,自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落后、低效率的企业或部门会被消灭,先进、高效的企业或部门会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产生新的生产热点和产业链,通过不断循环,使得资源得到高


效分配,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市场配置的资源涉及多种资源,各个资源之间有着对应的价格,相互之间可以互补又可替代。

三是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需要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体制,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重点是培育其自治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具有独立、多样化等特点,能够组成非官方系统,为大众提供贴近他们生活的服务,能够高效便捷地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还能够监督权力体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个体的权益,同时有利于大众之间形成诚信、互利、合作的精神,有利于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的发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组织职权明确、依法自治。能够交付于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的领域,政府应当全力放手,将属于社会的权力返还给社会,并为它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提高公民个体治理能力。公民个体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占的空间是很大的,其发挥的作用和潜能也是巨大的。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现代国家治理必须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个体身上,给予个体自由和权利。要知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域中的协商治理,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必然主体。党和国家在保障个体权益方面做了很多改革,比如分配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就业公平、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措施都是为了让人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和成果。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尊重人权、保障权益的理念。公民个体参与国家治理之中,不仅享受国家给予的权利,还应当承担起国家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要树立起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国家治理,不断提升个体素质和教养,提升个体治理能力,更好地发挥公民个体在国家治理主体中的作用。

本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专题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释义”(项目编号:NX201702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cbed8d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