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入职场感悟随笔:杂事_作文2100字_随笔作文_》,欢迎阅读!
初入职场感悟随笔:杂事
编者按: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做杂事是不可避免的。而我想要说的是,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杂事,丰富我们的知识库以备不时之需,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最近在看新书《槽边往事》而少了写作,这本书挺好在这里就安利一下。今晚碰巧因为一些事情和辅导老师及几位同期一起吃了个饭,大家都是在基层学习,因此话题是离不开基层了。晚上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一个基层管理者日常工作应该如何展开,面对众多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等等。而对于我们这些后备基层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停留在对这个基层管理者角色的基础认知,因为很可能在正式成为管理人员时,情况会极大不同。
辅导老师比较关心的是我们在基层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她比较倾向于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做过多的杂事。就这一点上的讨论占用了今晚饭局的绝大部分时间,因为每个人对「杂事」的理解不同,其本质是对管理者这个「角色」的认识不同。这是本文的重点。
无可否认,以后备资格作为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学习阶段的我们,是应该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知识储备是必须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一点上,或者说在这一个阶段来说,这一点是值得并且应该肯定的。在这个储备阶段,在一个放羊管理模式的环境下,要想学习相应的知识,似乎也只有通过做「杂事」这一种方式来学习。
题外话,不要过多指望公司会给多少资源和投放多少人力物力去培养你,公司更希望能自我成长,付薪水是让你工作并有所贡献的。所谓的培训很可能不如去实在地执行一件事情成长得快。更多的成长那都是工作时间以外的事。
那究竟如何定义「杂事」,辅导老师想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认为「杂事」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职责,不同的情况,「杂事」可能是「正事」,「正事」也可能是「杂事」。作为储备人员,我们必须要很清楚认识的一点是,以后我们的
岗位就是基层管理者,那么我们的行事方式是不是应该按着这个标准来?这是心态上的认知。一个角色的认知首先要从心态上下手,其次才到实际行事的方法与规律。不要指望一个抱着打工仔心态的员工能达到经理层面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并站在这个高度去做事。
一个公司能够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其业务量是有一定规模的。而为了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并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必然会催生系统、工具、规则和流程等等大量诸如此类的东西。提个问题,你能记得住这个小时你做了什么吗?我估计没什么问题。你能记得住今晚你都做了什么吗?应该还是可以说得出来。你能记得住今天一天都做了什么了吗?思考一下再说。那这个星期的事情呢?我这里提这些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考验你的记忆能力,而是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记不住那么多东西,为此我们才发明了笔和纸,现在则有了电脑等工具。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利用这些工具?非要靠有时也靠不住的大脑?
「杂事」做第一次有初步印象,做第二次可能会犯错有点深刻,做第三次基本掌握,做第四次可以自由发挥了。过度重复「杂事」并无益处,尽管我们都很清楚工作时间长了都是重复的,但是市场格局在变,公司也在变革,我们也要跟住变。「杂事」多了,一个人自然无法完成,就需要多个人。而要做好一类杂事,就需要有人成为「专家」。「专家」多了也会产生问题,有人做得多会有意见,有人钱少也会有意见。「专家」也犯错,犯错就要有人承担责任。那么管理者就自然诞生了。通过管理者的协调,决策,监控等系列手段,达到业务与质量平衡,工作与收入平衡,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那么这个管理算是有效的了。
回到前面,那么究竟辅导老师想表达什么呢?有同事认为你不回应员工的诉求难以树立威信,有的同事认为目前所做的不是杂事而是为日后做铺垫。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只是他们都没有说到关键点上。
之前写过《如何让培训有效》,可以翻一下历史消息看看。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更不可能所有事情亲力亲为。管理者其实就是大脑,大脑应该做的是给中枢神经发送信号,然后让各个器官和四肢按照指令运转起来,而不是大脑亲自去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003340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