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 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 强烈责任感。例如初唐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 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 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 相一致的盛况。陈子昂的《感遇》 38 篇,通过“幽居观天运”思考人类生死、朝代兴没、世 情播迁,探寻自己在“天运”“物化”中的位置,寄托了冀遇良时、奋发有为的壮心。开元 诗人以同样的思维方式观察天道人事,感到的则是“明圣不世出”“千载一遭遇” 的庆幸。
这就大大拓宽了创作者的胸怀和视野, 激发起及时建功的热情, 以及对光阴的加倍珍惜: “日 月千龄旦,河山万族春。怀铅书瑞府,横草事边尘。不及安人吏,能使王化淳。”“大力运 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放眼千载,满目河山,无论是在朝廷、边 塞还是地方,都可建立使人民安定、风俗淳朴的功业。站在这样的高度观察时代、审视自我, 使开元诗人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也使他们的诗歌情调更为爽朗,境界更为宏阔。
正是在这样的思潮中,李白在《古风》中提出乘时而起的创作主张:“圣代复元古,垂 衣贵清真。群 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 笔于获麟。” 唐玄宗早年励精求治, 李白也和多数诗人一样, 认为开元年间已经复兴了尧舜 垂衣而治的太平之世,看到才子们纷纷乘此时运,各展才能,像鲤鱼一样跃过龙门,写出文 质兼备、 光彩辉映的诗歌, 自己更是希望像孔圣那样总结一代的政治文化, 令著述照耀千秋。 李白在此赞美盛唐诗坛群星灿烂的盛况,表达盛唐文人开创“文质相炳焕”一代诗风的共同 使命感,以及登上文化高峰的强烈自信心,正是出于不愿辜负“休
W 语文试卷 第 1页 ( 共 8页 )
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时的唐朝已经处于衰世,诗人们面对的是一个陷于多重矛盾和危机中 的社会。因此白居易指出诗歌的作用是“救济人病, 裨补时阙”, 并以许多讽喻诗广泛触及中 唐各种社会政治问题, 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力度都是后人所不能企及的。 由此可见, 无论是盛唐 还是中唐,文学高峰的产生都与诗人们为时代而创作的自觉使命感密切相关。 (节选自葛晓音 《唐 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为了治世乱世的文学都取得极高成就,文人们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B. 开元诗人观察天道人事的思维方式同于初唐,故未拓展胸怀仅激起建功热情。 C. 唐玄宗早年,盛唐诗人也和李白一样,希望像孔圣那样总结一代的政治文化。 D. 李白、杜甫、白居易具体创作各自不同,但都有为时代而创作的自觉使命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从治乱两个方面审视文学创作,深入阐述了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B. 文章援引丰富事例以论证文人为时代而创作的使命感是文学高峰形成的前提。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李杜的创作,彰显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 D. 对于文人使命感,文章先总述,再逐层分析,最后强调其与文学高峰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若初唐文人创作不能体现时代风貌就可能形成不了文学社会繁荣一致的盛况。 B. 开元诗人感到,在朝廷、边塞、地方都可建立使人民安定、风俗淳朴的功业。 C. 只要不负“休明”时代的自觉性,盛唐文人就能开创“文质相炳焕”的诗风。 D. 唐代文学高峰给人启示,诗人为时代创作的自觉使命感与文学高峰密切相关。
1. D D 项是对原文的提炼,对应第二、三段,是正确的。 A 项对应原文第一段 开头两句,调换位置改变原意,错误。 B 项对应原文第一段第五、六句,“未拓胸怀视野仅激起建功热情”与原文不符。
C 项对应第二段第二句的改写,“希望像孔圣那样总结一代的政治文化”,以 偏概全。
2. C 选项 A 正确,原文一二段是治世,第三段是乱世。选项 B 正确,由“陈 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可见。选项 D 正确,是对全文论证的总括, “文章先总述”为开头两句话,“最后强调”为最 后一句话。选项 C 是对第二段与第三段前一部分的提炼,即“李杜”,错误在 于“彰显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只符合李白不符合杜甫。
3. C 选项 A 扣住“初唐”、选项 B 扣住“开元诗人”即可断定其推论无误。 选项 D 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及节选的标题 “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C 项 的推论基础是第二段, 文本论述的是李白具有使命感。 这使命感应该是开创诗风 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而无法推出其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0d34d0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86.html